孕产妇及妇科术后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thromboembolism,VTE),可能是每个妇产科医生的噩梦。先来看一个病例:
女,39岁,目前妊娠12周,为第三次怀孕,前两次均是剖宫产,左下肢肿胀不适,有气短、下腹痛,已几个星期因晨间孕吐导致进食不佳。BMI35.5kg/m2(体重98kg),每天吸烟15~20支。
乍一看好像是孕产期的正常反应,实则不然。VTE症状多样,最为致命的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thromboembolism,PTE)也常起病隐匿,或仅出现心血管、呼吸系统等症状,若鉴别不及时,容易漏诊,而病情一旦快速恶化则致死率很高。所以了解VTE前期的评估和预防、增加相关诊治经验,如一旦发生PTE需要及时启动MDT诊疗等,对于妇产科医生是非常重要的。
那么对于该病例,如何准确识别其是否有VTE风险及相应的防治方法有哪些?
回答不上来没关系,1月23日,孕产妇VTE防治MDT云端对话重磅来袭,国内外妇产领域大咖齐聚线上,五大会场同时启动,畅谈如何规范化防治VTE。会上来自英国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的校长IanGreer教授、医院刘俊涛教授、医院刘兴会教授、上海复医院李笑天教授、广州医院陈敦金教授等为大家带来了孕产妇抗凝防治最全要点解读,先一起来看看吧!
01
风险因素结合诊断工具,高效识别VTE
IanGreer教授在会议伊始便做了关于妊娠期抗凝及静脉血栓管理的经验分享,深入浅出地为大家梳理出高效识别、诊断VTE的思路。IanGreer教授指出,临床医生首先应能根据危险因素,对疑似VTE的患者进行评估。
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veinthrombosis,DVT)的症状有下肢肿胀疼痛(左下肢更常见)、腹痛、白细胞增多;PE的常见症状有气短、头晕、胸痛、咯血。孕产妇发生DVT较PTE更多,且在髂股静脉更常见。DVT的发生与妊娠周数及产后周数也有关,11~15周发生率最高,为29%;产后第二周最高,为30%。
数据显示孕产妇超声确认的DVT发生率在10.5%左右;超声的阴性预测值可达99.5%。对于VTE来说,双式加压超声诊断近段静脉的敏感度及特异度较高。对可疑PE应做胸片和加压超声,发现近端DVT即可行治疗;如两项均为阴性,可考虑加做肺通气/灌注显像和CT肺动脉造影(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uboglasses.com/nxftyy/85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