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腹痛原因 >> 女性腹痛的原因 >> 正文 >> 正文

饮食安全和生死挂钩

来源:腹痛原因 时间:2020-10-23
哪里治疗白癜风效果好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

转:医学之声

食物安全太重要了

10月12日,黑龙江鸡西市鸡东县“酸汤子”中毒事件中死亡人数已上升至8人,家属张女士介绍,母亲昨晚在牡丹江去世,只剩下小舅妈在哈尔滨救治。

经当地警方调查得知,该酸汤子食材为该家庭成员自制,且在冰箱中冷冻近一年时间,疑似该食材引发食物中毒。经当地公安机关刑事技术部门现场提取物检测,排除人为投毒可能。

根据黑龙江省卫健委食品处发布的消息,鸡西食物中毒事件经流行病学调查和疾控中心采样检测后,在玉米面中检出高浓度米酵菌酸,同时在患者胃液中亦有检出,初步定性为由椰毒假单胞菌污染产生米酵菌酸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

省卫健委初步定性为由椰毒假单胞菌污染产生米酵菌酸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

01

什么是米酵菌酸?

米酵菌酸(Bongkrekicacid,BA[1])是由椰毒假单胞菌属酵米面亚种产生的一种可以引起食物中毒的毒素。食入该毒素污染的食物可引起人或动物中毒,重者可致死亡。米酵菌酸是发酵玉米面制品、变质鲜银耳及其它变质淀粉类制品是引起中毒的主要原因。

1.污染的食物种类

米酵菌酸是发酵玉米面制品、变质鲜银耳及其它变质淀粉类制品是引起中毒的主要原因,常见的食品有糯米面汤圆、吊浆粑、小米或高粱米面制品、马铃薯粉条、甘薯淀粉等。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食物中毒多发生在夏、秋季节。潮湿、阴雨的天气,再加上储存不好,椰毒假单胞菌在食物中大量地生长繁殖,吃了这种食物就会发生中毒。米酵菌酸耐热,一般烹调方法不能破坏其毒性,但日晒两日后可去除94%以上变质银耳中的毒素。

2.中毒表现

进食后2~24小时出现上腹不适,恶心、呕吐(呕吐为胃内容物,重者呈咖啡色样物),轻微腹泻、头晕、全身无力等。重者可出现皮肤黄染、肝脾肿大、皮下出血、呕血、血尿、少尿、意识不清、烦躁不安、惊厥、抽搐、休克等,体温一般不升高,病死率高达40%~%。

米酵菌酸引发的急性中毒,一般潜伏期很短,中毒后30分钟就可能发病,也可能晚至12小时后,极少数情况在1到2天后才发作。一般表现为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轻微腹泻、头晕、全身无力等,严重的会出现黄疸、肝肿大、皮下出血、呕血、惊厥抽搐等,最严重的会出现休克甚至死亡。

年7月28日,11位顾客在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县神泉镇“石头肠粉店”食用河粉后,先后出现呕吐、腹泻等疑似食物中毒症状。

根据当地政府通报,截至8月2日凌晨,已有5人送医治疗,其中1人抢救无效去世,2人病情较重,2人病情稳定;另有6人症状较轻,在居住地治疗观察。

食品工程博士、科学松鼠会成员云无心介绍,米酵菌酸中毒事件由来已久,最早在年代,印尼发生的椰子发酵食品导致的食物中毒事件中,就提取分离出了“椰毒假单胞菌”,以及它们产生的毒素“米酵菌酸”。

米酵菌酸是一种由椰毒假单细胞产生的毒素。椰毒假单胞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当中,这种细菌本身很怕热,正常的烹饪就足以杀灭。但被这种细菌污染过的食物,如果放置时间较长产生了毒素——米酵菌酸,就具有了很好的耐热性,正常烹饪的加热无法让其失活,依然能够让人中毒。

02

19年深圳市民张女士(化名)在吃完家中泡发了好几天的黑木耳后,出现呕吐症状,肝肾心脏功能严重受损,差点丢了性命。

疾控中心检测中毒食品样本显示,张女士是因为误食“有毒木耳”,也就是米酵菌酸中毒。近几年接到有限的几例木耳中毒的患者,即便全力抢救都无一例生还。

当肝移植科主任前去会诊时,张女士已经陷入深度昏迷,肝、肾、心、脑都有不同程度受损,尤其是肝功能受损十分严重。

为了及时挽救张女士生命,必须立即肝移植,阻断毒素蔓延产生的连锁反应。

后来由于张女士很幸运地有了供体,张女士在术后成功恢复健康。

还有更多病例:

●年8月,西安符先生一家四口吃了炒木耳后竟然离奇中毒,主要症状是头疼头晕、腹痛腹泻,接着肝功能衰竭、肾功能衰竭。患者被送到医院抢救,符先生的岳母及妻子因脏器功能损伤严重,不治身亡。

●年7月,温州50多岁的陈先生吃了泡发3天的黑木耳后中毒,起初是腹泻,随后全身出现黄疸,最后竟出肺水肿、心功能不全、肝衰竭、肾衰竭等严重症状,在ICU抢救一周后才脱离危险。

●年8月,常德邓女士吃了泡发2天的黑木耳,引发食物中毒。从吃木耳到发病大约过了一天,主要是呕吐、腹泻,并伴有头晕、腹痛,3天后出现器官衰竭等严重并发症,最终医治无效身亡。

03

在鸡西这件中毒事件发生的时候,很多人会想到黄曲霉素。

根据专家分析,虽然检测黄曲霉素超标,但是黄曲霉素直接导致急性中毒死亡的概率并不高。如果是致死剂量的黄曲霉素,那食材得霉变成啥样了,并且味道也会发苦,如果吃的人眼睛不瞎、味觉也没毛病的话,不太可能吃得下去。而米酵菌酸毒素却有让人在没有察觉的情况下中毒的可能。

现在,让我们再来认识一次黄曲霉素:

黄曲霉素:最强的生物致癌剂

1毫克黄曲霉素,就是致癌剂量!

它是我们所知的最强的生物致癌剂。

黄曲霉毒素

黄曲霉毒素(AFT)是黄曲霉和寄生曲霉等某些菌株产生的双呋喃环类毒素。其衍生物有约20种,分别命名为B1、B2、G1、G2、M1、M2、GM、P1、Q1、毒醇等。其中以B1的毒性最大,致癌性最强。动物食用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饲料后,在肝、肾、肌肉、血、奶及蛋中可测出极微量的毒素。黄曲霉毒素及其产生菌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有些菌株产生不止一种类型的黄曲霉毒素,在黄曲霉中也有不产生任何类型黄曲霉毒素的菌株。黄曲霉毒素主要污染粮油及其制品,各种植物性与动物性食品也能被污染。

年,黄曲霉毒素被世界卫生组织(WHO)癌症研究机构划定为一类天然存在的致癌物,是毒性极强的剧毒物质。

04

25种食物选购+储存常识

经过这次中毒事件,有多少人注意到食品安全问题?节俭需有度,不能以牺牲健康为代价事情总是在发生之后才会引起重视,生命的代价是唤醒人们重视健康、重视食品安全最有力的呼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uboglasses.com/nxftyy/690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