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个部位都可以引起疼痛。在问疼痛部位的时候,一方面要弄清楚疼痛的确切部位在哪个地方。病人讲胸痛,那你胸痛到底是哪地方痛,是心脏这个地方痛,还是剑突这个地方痛,还是胸部左边、右边哪地方,这个范围很大。腰痛是痛在腰的中间还是两边,上面还是下面一些,都要把位置搞清楚。肚子痛是痛在外面还是痛在肚子里面痛,还是腹壁上面痛,确切部位弄清楚。
同时要明确这个部位它的内脏是什么,这个疼痛,它的内部在什么地方,反映哪一个脏器,经常和哪一个脏器有关系。
比如说,眉心这个地方疼痛,眉心痛,中医常认为是阳明经疼痛,西医讲的额窦炎可能就出现眉头这个地方疼痛,那我们就知道这个地方和额窦有关系。
右下腹这个地方疼痛,肠痈、阑尾炎比较常见,如果是生育期的妇女,突然出现右下腹疼痛,你要考虑是不是有宫外孕破裂这些问题。
问疼痛的性质,重点要了解导致疼痛的原因,寒、热、气滞、血瘀、痰饮、阳虚、阴虚等等。问疼痛的部位,重点要了解病变的位置,是什么病种,哪些病变可以导致。
一、头痛
中医很重视头部的疼痛,根据头痛的部位来分经论治、分经辨证。前额痛,连到眉棱骨的属于阳明经,阳明循身之前,行于头面部;太阳行于头之后,所以后头痛是属于太阳;少阳行于头的两侧,所以两侧头痛属于少阳经;足厥阴肝经上额交巅,所以巅顶头痛属于厥阴肝经的病变。最常见的有这么几个分法。
刚才讲到,还要注意疼痛部位反映内脏的什么问题。头痛的原因很多,到底什么原因?我们没有办法把头打开,只能据症辨证。风寒暑湿燥火,外感可以导致,这是头痛最常见的原因。感冒以后、外感以后,经常都出现头痛;痨虫患脑,痨,是讲的结核,脑痨常见头痛。疟疾,疟疾病人最典型的开始是恶寒战栗,接着是高热、头痛,然后汗出而解,痛得很厉害,头痛欲破。(还有)各种中毒、外伤等等,都可以导致。
所以头痛的原因很多,到底是哪一种,除了要注意中医讲的太阳、阳明、少阳、厥阴这种分经以外,还要注意和耳朵、眼睛、鼻子、咽喉等等这些脏器有什么关系,因为五官都在头部,头痛也可能是因为五官的病变所导致的。
二、胸痛
胸痛要明确确切的部位。胸痛常见的病变有厥心痛、真心痛、胸痹。
胸痹是指一般的冠心病、心绞痛,厥心痛、真心痛是讲的心肌梗死那种情况,病情很严重,旦发夕死、夕发旦死,有的甚至不一定是夕发旦死,可能半个小时、几分钟就死掉了,厥心痛的病情很厉害,所以叫作真心痛、厥心痛,那是真正的心脏部位痛。
但俗话说的心痛,也不一定在心脏、心尖这个部位,也可以是在剑突下哪个地方痛,注意突发的心绞痛也有疼痛部位是在剑突下的。
肺热病,相当于西医讲的肺炎、急性肺炎,也有胸痛。肺的热性病变,肺热,这是《素问·热论》里面就有这个病名的。陈平伯的《外感·风温病篇》里面也提到风温肺热病,就相当于西医讲的肺炎、急性肺炎。肺痈、胁肋痛相当于肋间神经痛、肺癌、胸部的外伤等等,都可以导致胸痛。
三、胁痛
胁为肝胆所居之处,所以肝胆的病变、肝胆经络的病变都可以出现胁痛。
肝脏的病、胆囊的病,西医讲的脾的病,但是我们中医说两边都是肝胆,肝经所属的部位。最常见的原因,有郁热、湿热、火旺、阴虚、饮邪停于胸隙(胸腔积液,中医称为悬饮)等等,都可以出现胁痛。特别是肝胆的病变,胆瘅、胆石、胆胀、肝热病、肝痈、肝积、肝浊着、肝癌,这些都可以导致胁痛。
四、胃脘痛
胃脘的部位、剑突稍微偏下一点,这个地方疼痛,多半是胃的病,作为定位来说,多半是定在胃。但是有的时候也不光这个胃,胆囊的病也可以在这个地方。病机多半是胃气失和,气机不畅。
胃脘部的疼痛,要分虚和实,就是喜按、拒按,隐痛还是剧痛,分虚、实。最常见的原因,比如说胃疡,就是胃溃疡;胃痿,比如痿缩性的胃炎,胃痿;胃脘的穿孔;胃癌,胃的癌病等等,都可以导致常见的,最常见的。除此之外,比如食积,可不可以?吃东西没吃好,受寒可不可以?吃了辛辣的东西,饮烈酒以后,甚至他的胃就痛了,都可以,胃脘这个地方疼痛,一般病位一般在胃。
五、腹痛
“腹”的范围很广,有大腹、小腹、少腹、脐周这样一些区分。要根据疼痛的部位,确定内在的脏腑;根据疼痛的性质,确定病变的性质。刺痛、胀痛、游走痛、窜痛,转移痛,西医还有一个转移痛等等,要根据疼痛的性质,辨别病变的性质。
原因很多,病种也很多。肠痈、肠痹、肠结、腹泻、气腹痛等等,很多很多的病,都可以导致腹痛。
六、背痛
背部是讲的大椎以下,包括肩胛,到肋沿以上的这一块都是背,背部是足太阳膀胱经所过的部位,中间有脊髓,督脉行于脊内,所以多半是膀胱经、督脉、脊髓、脊椎的部位。
背部疼痛,最常见的原因是寒凝太阳经、寒湿阻滞督脉,经络的损伤等。这个部位的疼痛,还可以诊察内脏的病变,由于背部有内脏的腧穴,膀胱腧、大肠腧、胃腧、胆腧、肾腧、脾腧等,哪一个腧穴上有压痛点明显的时候,可能和哪一个脏器有关系。
七、腰痛
腰是刚才讲到肋沿以下、臀部以上的这个部位,腰为肾之府,带脉环绕于腰部,所以有病的时候,多半是反映这些部位的病变。肾虚、带脉和经络的组织受伤,腰椎骨折等等这些情况都可以导致疼痛。
八、四肢痛
四肢、手脚的疼痛,仍然是经络、经脉、筋骨的不利。看疼痛是哪一条经络循行的部位、哪一个关节的疼痛,多半是风寒湿热之邪阻滞。
关节疼痛,肢体疼痛,中医认为多半是风寒湿邪侵袭,除了外伤等等原因以外,很常见的原因,风寒湿邪。西医也承认,把这种病叫作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肌炎。实际上,它这个名称中医看来并不很恰当,中医认为痹病是风寒湿三种邪气杂至,共同形成。
《素问·痹论》里面讲“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风寒湿三个都存在,最关键的是哪一个?是寒,但是西医偏偏没有提寒,风寒湿不讲寒,只讲风湿,采纳了风湿这个名称,并且后面加一个炎字,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肌炎,炎是什么,两个火,炎是两个火加在那里去,那就是它讲的是风湿热,因此,不是风湿寒,不是风寒湿,有这样一个差别,名称有这样一个差别,这可能是当时翻译的时候,没翻译好的问题。
四肢痛的原因,除了一般的风寒湿所致,痰湿、瘀血阻滞也可以导致。还有一种特殊情况,就是足跟痛、胫膝酸痛,这是肾虚的一个表现,这种病人也不少见,西医说他有这个跟骨骨质增生,年纪大了的人,年老的人,有时候站久了,或者走远了,足跟这个地方痛,或者胫骨、膝关节酸痛,腰膝酸软、腰膝酸痛,中医认为多属肾虚的表现。
九、周身痛
周身痛是指全身很多地方都痛,身痛,讲不清哪痛,周身都感到有疼痛的表现。
新病的周身痛多半是实证,感受了邪气、外感,头痛、身痛最常见的;久病的、长期卧床的,可能是虚证,也可能是气血不流畅的一种表现。
脊柱由5个椎体和3个椎间盘共同组成,自C-S1各椎间均有椎间盘,C1-间和骶尾骨间没有椎间盘。其中颈椎间盘6个,胸椎间盘1个,腰椎间盘有5个,大家各有分工,但也不乏一些椎间盘因为表现优秀而格外“突出”。
腰椎部分位于脊柱最低位,承受的重量较大,腰部的活动度在日常生活中也是相对较大的,并且人体的大部分负重活动都需要借助腰部力量,所以腰椎间盘在整个脊柱这个大家庭里就是比较“突出”的。腰椎间盘分别是腰1-,腰-3,腰3-4,腰4-5和腰5骶1。
由于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但在前来就诊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90%的患者都是腰4-5和腰5骶1椎间盘突出,而腰1-、腰-3、腰3-4突出的总和仅仅占10%的比例,同样是腰椎间盘,而腰4-5和腰5骶1这两个节段为何又如此“突出”呢?
结构特点:有责任、有担当
3个椎间盘和5个椎体共同组成了脊柱,担负着承受和传达重力的作用,越往低位,椎体越大,承受的重力越大,椎间盘接受的压力也越大。而腰4-5和腰5骶1椎间盘就位于脊柱的最低位,因此这两个椎间盘是整个脊柱3个椎间盘中承受压力最大的两个部位!
但腰4-5和腰5骶1无怨无悔,因为在它们的心里,这样认为:人体把全部的重量托付给了我们,我们所有的椎间盘都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我还计较什么担子轻重呢?作为腰椎间盘的领军人物,腰4-5和腰5骶1足够包容,也足够优秀!
运动特点:业务技能扎实
除去肌肉因素外,脊柱本身有两种组成参与运动:椎间盘与后关节,相邻两个椎体及其间的椎间盘是一个活动节段。脊柱运动中,前屈最初的50度-60度发生在腰椎,而伸屈幅度最大的节段在腰4-5,约0度,腰5骶1次之,再前屈就是骨盆的前倾了!
也就是说,在人体日常活动中腰部姿势的大部分任务是由业务和技术娴熟的腰4-5和腰5骶1完成的。作为腰椎间盘的领军人物,腰4-5和腰5骶1足够优秀!
神经根的走向特点:立足本位
脊神经根从硬膜囊发出经椎间孔穿出,与椎间孔的关系十分密切。上腰部椎间孔最大,往下渐小,而神经根是从上腰往下渐粗。腰5神经根和骶1神经根在硬膜外腔内要经过一狭长的沟槽—侧隐窝。侧隐窝指椎管向侧方延伸的狭窄间隙,主要发生在三叶形椎管,即下位两个腰椎处。
腰5和骶1神经根很粗,而通道相对狭窄,椎间孔较长,当其周围发生病变时,较其它神经根容易受到损害。当侧隐窝狭窄时,神经根周围保留间隙小,已接近受压状态时,持续劳累或一次突然外伤,就可使神经根及周围组织水肿,从而使压迫突然加重,出现神经根痛。
而腰4-5和腰5骶1面对如此自己特有的困难,没有推脱,而是立足本位,无怨无悔,谁又能说它们不是足够优秀呢?
脊柱韧带分布特点:先人后己
脊柱的各椎体由椎间盘及前后纵韧带相连接,神经弓由关节突关节、关节囊和黄韧带相连,此外还有棘间韧带和棘上韧带连接。各个关节和韧带协同作战,共同维持脊柱的稳定性和保护椎间盘。
1、前纵韧带
位于椎体前面,可防止脊柱过伸,限制纤维环前突,对椎间盘向后突出没有太大影响!
、后纵韧带
呈上宽下窄,位于椎体后缘中线,在下腰段处两侧薄弱,髓核易从此突出即后外侧型。
3、黄韧带
位于椎管内,在脊柱上段厚0.厘米,越往下越厚,腰段可达0.4-0.5厘米,黄韧带可因慢性劳损增厚达0.7-0.8厘米,从而导致椎管狭窄。
4、棘上韧带
是棘突上的连接韧带,腰4-5及腰5骶1间棘上韧带薄弱或缺如,弯腰时缺少保护,易造成棘间韧带劳损。
5、棘间韧带
位于相邻棘突间,分为中央和两侧部分。腰4-5和腰5骶1棘间因棘突发育不全或游离棘突而棘间韧带薄弱,或因棘上韧带缺如而缺少保护,在腰部活动度大时,可产生损伤或断裂。
6、横突间韧带
位于两横突之间,较上述韧带薄弱,腰椎横突间韧带为薄膜状,有腰神经穿过,韧带损伤或神经卡压时可产生腰痛!
总结一下:就是保护腰椎间盘的韧带在上位椎体比较宽厚结实,而在腰4-5及腰5骶1就相对薄弱甚至有些韧带是缺如的!其实换句话说,就是上位腰椎间盘的房子豪华结实,但腰4-5和腰5骶1的房子破败简陋,但是它们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依然勇挑重担,能说它们不优秀?
文源:洪磊医道
精彩文章回顾
教你一套止痛操,让你远离全身疼痛(修正)
腰腿疼痛有妙方-百损丸(附骨质增生骨痹汤)
咽喉疼痛似火烧?国医大师五招教你如何应对!
主治腰腿、肩臂、手足等一身疼痛诸方
胡希恕讲痹症(类风湿、骨节疼痛等)经方治疗
关节劳损疼痛,每餐蘸点它吃,很快就好了!比膏药好几十倍
疼在经,痛在络,经络不通疼痛不止,办法来了!
奶茶,饮料,它们正在毁了中国年轻人
徐文兵:从十岁到百岁的活法
徐文兵:相信仪器还是相信感觉?
升发阳气还是改变命运的好方法
曹灵勇:伤寒入门[精]
"饿"是一种养生方法
“饿瘦”不如“补瘦”!中医:补脾减肥
中医妙解疼、痛、痒、酸、胀、麻、疲、乏、饥、饿、劳、累、聪、明之病症
倪海厦:大便通,癌症饿!
一只饥饿的老虎(人生真相图)
余浩:为何老中医总是提醒要少吃水果
生病最重要的不是吃药,而是先回到正常的生活里!
现代女性身体普遍存在问题,体寒,淤血,肝郁......
董洪涛:从中医的角度谈运动养生的方式
董洪涛:中医如何诊治高血压
为什么说不学中医,后悔一辈子?!
学习中医是一种人生修为
治疗不伤人才是好中医
倪海厦:中医对于健康有非常明确且详细的判断准则
未来的新中医是这样的,你已经out啦
全家拖垮因重病,学好原始点,全家健康自作主
跟张仲景学治肝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
黄元御气机升降图+形象理解黄元御圆圈
德不近佛者,不能成大医;技不近仙者,不能成名医
触目惊心!现代医学为人类广开地狱之门
我眼中的中医和西医
姜廷海
中医让你避开寒凉,实际是在要你的命?[精]
中医西医没有强弱,只有使用他们的人才有强弱
中医疗效震惊尼泊尔西医界
老中医经验总结,至少要看三遍
这位民间中医高手曾为孙中山诊病,为梁启超献言(萧龙友)
《金匮要略》与肿瘤
中医是海,西医是河
中医大家陈玉琴老师对69种病症的独到理解及治疗建议(超全)
中医西医,谁能更好为你治病?
占豪
听郝万山讲故事,识阴阳体系,悟生命本源,明治病诀窍(精彩)
医院里很少有"真正的中医专家"?
罗大伦:女士养生中的寒邪、瘀血和肝郁
中医是这个时代贫瘠和仓皇的"奢侈品"
你只知福建有沙县小吃,现在最火的是屏南药膳
十世遗风:经方的故事(10集全文)[精]
十世家传都没有患者,我依然选择开中医诊所
十世遗风
30年如一日,民间乡村医生坚持深山采药为群众看病!
马兜铃致癌?这个锅中医不背,西药一直是药品不良反应的重灾区!
在喷子骂中医的时候,外国正在瓜分中医的未来!
为什么会早衰?
中医解说月经量决定着女人的生命
郝万山:中医的五行学说到底是怎么回事
你亲眼见过的厉害中医是什么样?
中医的副作用也必须警惕
中医眼中的抑郁症,是如何被治愈的?
张艺谋、陈宝国、冯远征、高满堂等对中医的高度评价
加拿大:莲花清瘟胶囊禁入,严重会被判刑!
通络散:善治者,治皮毛
献上:奇穴放血療法一套(附:刺血心得手抄本)
花甲老人股骨头坏死,中医出手死骨再生,疗效显著
人生这场大戏,到了中年才能读懂(深度好文)
母亲的素质,决定孩子的一生!
一个癌症患者康复的经历
生命的觉醒
胡因梦丨精微化的修行真相
阿纯的类风湿
秦老师讲故事
病是前世业报?民国人做奇梦疗恶疾
开天眼后到底能看到什么?亲身经历!
今天,美国沦陷,看毛主席在71年前对美国的精准判断!
毛泽东:不是与国际接轨,是与中国接轨!
00最佳微小说《签字》
北京立法禁止擅自放生,佛教徒应避免善心结恶果
给领导算官运,算命的却说:没必要再算了……
阿毗达摩第三讲-阿毗达摩概要
==========END==========
温馨提示:本平台分享健康图文信息,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如有需要,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广告是系统随机配发,我们无法详细控制、选择。请您切勿购买任何动物制品、肉食。不要买渔猎、捕鸟的器具,拒绝杀生。不要玩杀人游戏,杀人游戏与实际杀人果报基本相同;不要看色情文章,万恶淫为首,邪淫是轮回和灾祸的根本。因果报应,如影随形。切记!
为人父母者,不知医为不慈!为人子女者,不知医为不孝!
找不到好中医?不如自己学中医!
本号菜单中,有完整的入门系列,视频系列.欢迎大家学习.
学习古中医,伤寒论经方传承
厚德载物!草木金石仅除身病,正己培德方祛心魔!
祈愿: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人无病厄,富贵康宁;长寿好德,善始善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shuboglasses.com/mxftyy/72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