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病例挑战
男患,69岁,因上腹痛、腹胀1个月入院,伴反酸、嗳气,偶发热,无咳嗽、消瘦。在诊所按“上感”用罗红霉素等药物治疗10余天,无好转。既往健康,无饮酒嗜好。查体:BP、KT正常、心肺无著变,腹软,肝脾未及,上腹部剑突下压痛。胃镜示慢性浅表性胃炎伴糜烂、十二指肠球部溃疡H.pylori(-)。消化系超声示肝实质回声略增粗,脾轻度肿大,厚约57mm,无液性暗区。更多病例详情???男患,69岁,因上腹痛、腹胀1个月入院。多次诊断治疗后,未见好转。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
答案公布
随访:医院诊断淋巴瘤,住院1个月后死亡。
淋巴瘤是原发于淋巴组织的免疫系统的恶性肿瘤,是我国常见的十大恶性肿瘤之一。临床表现为无痛性淋巴结肿大,是一类全身性疾病,30%~50%霍奇金淋巴瘤患者以原因不明的持续或周期性发热为主要症状,可伴咳嗽、腹胀、腹痛、乏力、消瘦等全身症状,男性多于女性。非霍奇金淋巴瘤可见于各种年龄组,一般发展迅速,易发生远处扩散,以累及胃肠道、骨髓及中枢神经系统为多,近年来发病率明显增加,与机体免疫功能状态密切相关。胃肠MALT淋巴瘤发展缓慢,早期不易浸润至远处部位,低度恶性,瘤组织深达黏膜下层,可引起肠梗阻、穿孔、出血。病理诊断水平的高低和活检标本是否准确都有可能影响,即便有经验。(B超对腹腔淋巴结的鉴别诊断有一定的局限性)。
该病历误诊原因分析如下:
1先入为主,未全面分析病情。①该患为男性患者,以腹痛、腹胀为主要症状,间歇性发热,做胃镜发现糜烂、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等病变,便先入为主,只注重治疗常见病,未全面分析病情如发热、肝脾改变、白细胞降低等。②不明原因的肝损害较常见,只想当然地考虑可能与诊所用10d阿奇霉素有关,未全面分析病情。③不明原因的白细胞减少亦很常见,患者不同意做骨穿,就没有进一步明确的欲望。④发热、咳嗽、反复寒战,只简单地考虑为支气管炎,但消炎治疗效果欠佳,且反复发作,未予重视。
2对本病的认识不足,没有考虑到症状间错综复杂的内在关系,没有做认真细致的鉴别诊断,就轻率地根据临床表现做出“对症诊断”。提示应该加强继续医学教育,提高医生的“全科”水平。
3查体不细。消化内科只注重消化内科的查体,没有常规的检查全身淋巴结。
4胃镜时不注重活检,糜烂等可疑异常部位应常规活检,除外其他恶性病变,亦可增加胃肠MALT淋巴瘤的检出率。即便是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也不能完全排除恶性的可能性。淋巴瘤首发无特异性,误诊率高,但是注意全面分析病情,思路开阔者能提高早期确诊率。虽然淋巴瘤的死亡率很高,即使早期确诊最后的结果亦有可能是死亡,但是早期确诊、及时治疗亦有可能改变预后,延长生存期,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故此提醒同道。
小编有话说:如果您对我们或对文章有什么好的意见或建议,欢迎留言~小编会及时与您沟通~谢谢!更多精彩,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uboglasses.com/mxftyy/41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