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培根 >> 培根种类 >> 正文 >> 正文

观察所受的限制与有限的真理

来源:培根 时间:2023/12/15
北京中科曝光 http://www.txbyjgh.com/
任何人所总结表达出来的原理、理论都不可能是完全的真理,这是因为所有理性的东西都是人类的认识。而认识的起源则是观察。对个人来说,观察的边界来自于两个方面的限制,一是观察角度,二是掌握的知识。对于人类来说,观察的边界同样来自于两个方面的限制,一是观察手段的落后,二是历史运动的并未终极。这决定,任何认识都是片面的,都带有错觉。如果人类认为发现了终极真理,则犯的是历史错误。如果一个人认为自己掌握了真理,则犯的是人性错误。霍金说过:“我们有限的思维何以能理解无限的宇宙?”人人都是观察者。每个观察者都是从其所处的角度开始观察的,因此思想和理论所受的第一个限制就来自于观察者的角度。观察角度有现实角度和历史角度的差别。现实角度就是对现实的观察,这种角度因为观察者就是现实的一部分,因此观察到的都是局部的,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就是这个道理。历史角度就是站在现实去观察历史,由于历史已经随时间过去了,因此这种观察都是僵化的。其次,任何观察首先都来自于所观察到的对象。现代物理学表明,宇宙是四维空间的,第四维就是时间,该理论表明宇宙是三维空间在时间上的不间断的流动。因此,对于每个观察者来说,他所观察到的任何对象就时间维度上看都是结果,一个现实的结果。如果不借助于工具,观察者是无法得到从其他角度所观察到的结果的。如果不借助于知识积累,观察者是无法观察到对象的时间历史的。第一个限制,决定任何观察者的观察都是片面的,这一点是绝对的。第二个限制,决定任何观察者天生就容易把结果当成原因,即颠倒因果的逻辑关系。马克思说:“事物在其现象上往往颠倒地表现出来,这是几乎所有的科学都承认的”。这两个观察限制还说明,人类认识的任何进步,都来自于观察手段的进步和历史知识的积累。现代科学技术取得的每一项成就,都离不开科学实验,离不开实验手段的先进性。观察手段使人们能看到的更远和更深入。年科学家在物理学界取得一项重大成就,即引力波的发现。这项科研成果的取得,主要归功于观察手段。那种依靠科学家聪明头脑就能创造奇迹的时代已经是过去时了。知识积累包含两个方面,一是人类知识的历史积累,二是观察者的阅读。任何突破都是人类知识的积累,从这一点看人类只会越来越聪明。同时,对于观察者来说阅读越多,掌握的知识越多,观察越接近于全面。那些伟大的著作家,都是知识积累和广泛阅读的典范。斯密的《国富论》,马克思的《资本论》虽是经济学著作,但更是一部百科全书。达尔文的《物种起源》给我们的结论是,达尔文阅读到了当时所有作者的文章,并洞悉他们的见解。明天的知识,总比今天的丰富。“去实干吧,让每一个明天,看我们都比今天站得更高。”(美.朗费罗《人生颂》)该理论还说明,越是人类早期的认识越是片面,越是因果颠倒。好多人厚古薄今,尤其在他们阅读早期经典作家的著作的时候,比如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比如《论语》,比如《道德经》等等,就认为古人的智慧今人无法超过。其实,越是早期,人们看到的越是笼统的,思想越是简单。而越是简单的思想越容易被人们所接受。人类社会的进步,包含着思想的丰富和正确,但是永远不会穷极真理。康德说:“每一位哲学思想家都是在别人工作的废墟上写出他自己的著作的;但是没有一部作品达到了所有部分都固定不朽的境地。”认识的边界决定了认识的片面性和错觉。借用马丁路德金的一句话:人类认识的思想曲线虽然漫长,但它偏向全面和正确。思想和理论的正确性并不来自于人的绝对聪明,而是来自于观察手段的进步和知识的积累。聪明往往是有害的。由于聪明、优秀之类是通过人与人比较出来的,因此凡是这种“聪明”的人,往往把注意力放在与他相关的人身上,而不是事情上。这也决定了聪明人往往喜欢打听消息,聪明人往往是喜欢嫉妒的。“凡是爱打听消息的好事之徒每每善妒。”(培根《论嫉妒》。)任何思想家尤其是那些历史上的伟大思想家,都受限于那个时代观察手段的不够先进和知识积累的不够完善,他们总结出来的理论和思想,都具有时代的局限性,这个局限性就是历史的错觉和因果关系的颠倒。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uboglasses.com/lcftyy/984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