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腹痛原因 >> 流产腹痛原因 >> 正文 >> 正文

第七期案例分享卵黄囊瘤早期诊断和治

来源:腹痛原因 时间:2020-8-9

文章作者MadelineF.Perryetal

案例导读

卵黄囊瘤(又称内胚窦瘤)是一种高度恶性的卵巢生殖细胞肿瘤,约占恶性生殖细胞肿瘤的20%[1]。中位发病年龄为19岁,大多数患者的主诉为腹痛和腹部包块[2]。以往卵黄囊瘤的生存率很低,但对化疗敏感,随着联合化疗的应用,生存率有了大幅度的提高。目前卵黄囊瘤的一线化疗方案为博来霉素、依托泊苷和顺铂(BEP)联合化疗。不良预后因素包括:化疗后甲胎蛋白下降不明显、确诊时有腹水、术后有肿瘤残留以及发病时临床分期晚[2-4]。提示预后好的因素是:使用BEP化疗方案。由于卵黄囊瘤病理诊断困难,往往确诊不及时导致预后不佳。

本文描述的20岁的卵巢卵黄囊瘤患者,初诊时误诊为输卵管-卵巢脓肿。该患者接受诊疗过程中疾病快速进展,持续恶化,无法通过手术切除。这些提示该类病人应及时转诊,并在第一时间化疗。

病例介绍

01

临床病史

患者女,20岁,高加索裔,无明显诱因出现腹痛和发热(38.4℃)。

初次就诊时影像学检查显示卵巢肿块,大小10cm×7cm(图一),诊断为输卵管-卵巢脓肿(TOA)并接受接受了四天的抗生素治疗。在此期间,该患者从未出现白细胞升高(最高为11.5×/L),血培养以及宫颈分泌物培养均为阴性。

图1:初诊时的盆腔肿块影像,考虑为原发性恶性肿瘤,瘤内可见血管(箭头所示)。

患者出院后第五天腹痛进行性加重,并有恶心、发热。CT检查结果显示13cm×11cm×10.7cm的多房性囊性盆腔肿块,肿块的囊性结构未包绕卵巢,不符合输卵管-卵巢脓肿的影像学特征。患者本次入院时有白细胞升高(13.4×/L),血培养为阴性,无发热。抽出腹水约ml,未找到肿瘤细胞,肿块略微减小(图二)。抽腹水后第三天影像学复查,示肿块大小为11.8cm×11.2cm×10.3cm。患者随后行腹腔镜下右侧输卵管-卵巢切除术,术中考虑为输卵管-卵巢脓肿破裂。盆腔冲洗液行细胞学检查,显示有炎症细胞,未见肿瘤细胞,此次手术未送术中快速病理。患者出院,术后医嘱为口服强力霉素和甲硝唑。

图2:抽腹水时的盆腔肿块影像。

02

病理诊断

术后七天病理报告,诊断为混合性卵巢生殖细胞肿瘤,主要成分(90%)为卵黄囊瘤(图三),次要成分(10%)为无性细胞瘤。

图三、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90%为卵黄囊瘤,10%为无性细胞瘤。

03

临床治疗

术后第九天,患者因腹痛以及进行性增大的腹部肿医院就诊。肿瘤标志物检查甲胎蛋白(AFP)水平显著升高(ng/ml),病人接受剖腹探查术,发现出血转移灶累及整个盆腔,并包裹了结肠和小肠。肿瘤无法完全切除,尽管腹部的巨大肿块可以切除,但子宫仍有小的转移灶,左侧卵巢未见异常。子宫和左卵巢未做进一步处理。患者术后第二天行依托泊苷和顺铂联合化疗,由于患者出现严重的双侧肺水肿和胸腔积液,肺功能很差,因此未行博来霉素化疗。该病例接受的化疗方案总结见表1。患者接受了6个周期的化疗,AFP水平随化疗周期逐渐下降,第4~6个周期AFP已经降至正常。第6个化疗周期开始前,由于影像学提示患者盆腔有残留病灶,故行腹部手术切除了粘连的大网膜和子宫直肠凹陷处的结节。术后病理检查示无肿瘤残留。经过5个月的治疗,病灶清除,AFP水平恢复正常(0.9ng/ml)。

?AFP降至正常。

?由于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只有46%,以及双侧肺水肿和胸腔积液,未使用博来霉素化疗

*由于第4个周期化疗出现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第5、6个周期化疗降低了依托泊苷剂量

§由于DLCO下降了14%(从83%降至69%),停用博来霉素。

$AFP正常范围(0.0-9.0ng/ml)。

讨论

卵黄囊瘤少见,是一种高度恶性的卵巢生殖细胞肿瘤,是所有生殖细胞肿瘤中预后最差的一种[2,5]。但是,BEP联合化疗方案的使用,使该类病患的生存期显著延长[6]。一项临床研究显示,52例接受BEP联合化疗的卵黄囊瘤患者的五年总生存率和无病生存率分别为94%和90%[2]。然而,即使接受了化疗,仍有一些因素会影响预后。本例患者就存在多个不良预后因素。在行肿瘤减灭术时,患者的FIGO分期为IIIC,有肉眼可见的超过2cm的腹膜转移灶。该患者的手术效果并不理想,术后仍有肿瘤残留。此外,患者还出现了腹水,并在第1个周期化疗时因肺功能太差而无法使用博来霉素治疗。

当该患者初次就诊时,没有腹水,并且肺功能良好,只是在影像学上看到一个盆腔肿块。在理想状态下,此时如果进行手术切除,可能可以在疾病早期确诊,并且第一时间开始化疗,有较好的预后[2,6]。然而,诊断卵黄囊瘤要面临很多挑战,我们可以在很多方面提高早期确诊的可能性。

首先,考虑充分的可能性进行鉴别诊断有助于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这一点可能很有挑战性,因为育龄妇女腹痛的鉴别诊断的范围太广,包括妇科、产科、胃肠道以及泌尿系统等疾病。有趣的是,文献中通常不会将恶性肿瘤列为急腹症的鉴别诊断,即使生殖细胞肿瘤的主要症状也是急性或亚急性腹痛[1]。因此,我们应该提高对恶性肿瘤可能性的重视程度,包括对有盆腔肿块和腹痛的患者增加肿瘤标志物检查。并且,如果肿瘤标志物升高,应迅速将病人转诊至妇科肿瘤医生那里,判断是否为卵黄囊瘤。

虽然盆腔肿块影像学上很难确定特征,但是已经有相关的研究描述了卵黄囊瘤常见的影像学特征。卵黄囊瘤常见的影像学特征包括混合性的囊实性影像、出血区信号增强[7]。卵黄囊瘤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最强的影像特征为肿瘤内血管信号增强(所示,图一,图四)[7],称为“亮点征”,是由于血管扩张引起的,凸显了卵黄囊瘤的血管分布特征。当我们考虑到这些可能是卵黄囊瘤的影像学特征时,有可能实现卵黄囊瘤的早期诊断。

图四、转入我院时患者的盆腔肿块影像,考虑已经转移,肿瘤内可见血管(箭头所示)。

卵黄囊瘤的治疗包括对各分期患者的化疗以及常规手术治疗。BEP联合化疗是卵黄囊瘤的一线化疗方案,并且适用于所有分期的卵黄囊瘤患者[2]。尽早治疗是控制病情的关键,肿瘤的预后与临床分期呈正相关[2]。应用BEP联合化疗使总生存期和无病生存期显著延长。但联合化疗也有副作用,博来霉素有肺毒性,最严重的副作用是肺纤维化,所以推荐最高剂量不超过mg[8,9]。在化疗开始前用PFTs进行监测肺毒性,并评估是否有呼吸困难的症状和体征出现。胸部X线和高分辨率CT可用于进一步评估肺毒性[8]。依托泊苷有继发恶性肿瘤的风险,尤其是白血病,故推荐剂量小于mg/㎡。对无不良预后因素的病人(早期,肿瘤减灭术效果好),推荐使用3个周期的化疗,对有不良预后因素的患者(晚期,肿瘤减灭术效果不好)推荐使用4个周期的化疗,按照我院的惯例,在患者的肿瘤标志物降至正常范围后,再给予1~2个周期的BEP联合化疗,如本文描述的病例[10]。不建议因中性粒细胞减少而推迟治疗;可以考虑减少剂量(比如考虑到本例患者出现发热及中性粒细胞减少,在第4个周期化疗时,减少了药物剂量)。但是,通常我们需要评估肺功能以决定是否使用博来霉素[8]。

希望保留生育能力的单侧卵黄囊瘤患者的外科治疗,手术方案包括经腹单侧输卵管卵巢切除术(USO),分期评估可行穿刺活检、网膜切除、淋巴结活检以及肿瘤减灭术[5]。双侧卵巢发病的卵黄囊瘤罕见。因此,即便是在疾病的晚期,行USO术以保留生育功能也很常见[5]。不推荐二次剖腹探查术,腹腔镜手术通常也无法切除体积较大的肿瘤[5]。对于影像学检查考虑有肿瘤残留的病例,可以进行二次手术;本例患者化疗后达到了病理完全缓解,她的子宫和对侧输卵管卵巢组织无肿瘤累及,故未切除以保留生育功能。

总体上,该患者经过肿瘤减灭术和BEP联合化疗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由于肺功能较差(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只有46%),第1周期的化疗没有使用博来霉素,在后续的化疗周期中,由于肺功能有了明显的改善(DLCO=68%),开始使用博来霉素治疗。患者的AFP水平随治疗进程持续下降;但是,AFP降为正常的时间较长,为62天。在开始化疗后第45天,AFP水平仍有35.2ng/ml。AFP水平降为正常的时间可用于预测预后。AFP水平在化疗超过42天仍旧不能降为正常提示预后不佳[11]。令人欣慰的是,该患者在接受4个周期的化疗后AFP水平降至正常并且一直维持在正常范围内。虽然该患者目前没有任何肿瘤相关症状,但仍然存在预后不良因素,仍需要密切随访。

总之,卵巢的卵黄囊瘤是一种具有高度侵袭性的恶性肿瘤,很大程度上影响育龄女性的健康。肿瘤的治疗有赖于早期确诊和及时的化疗,及时诊断对提高预后至关重要。但是肿瘤确诊面临很大的挑战,因为引起年轻女性腹痛的原因有很多,并且该类患者缺乏典型的症状和体征。对于出现腹部包块伴腹痛的患者,需要与很多疾病相鉴别,此时及早进行肿瘤标志物的检测对确诊很重要。更深入的了解卵黄囊瘤的影像学特征,以及尽早进行肿瘤标志物检查有助于早期诊断。在确诊后,尽早转诊至妇科肿瘤医生处以尽快进行手术和化疗也非常重要。

参考文献

[1]A.BidusM,M.ZahnC,ScottRoseG.GermCell,Stromal,andotherOvarianTumors.Clin.Gynecol.Oncol.7th.,Philadelphia:Elsevier;,p.–95.

[2]T.deLaMotteRouge,P.Pautier,P.Duvillard,A.Rey,P.Morice,C.Haie-Meder,P.Kerbrat,S.Culine,F.TroalenCL.Survivalandreproductivefunctionof52womentreatedwithsurgeryandbleomycin,etoposide,cisplatin(BEP)chemotherapyforovarianyolksactumor.AnnOncolOffJEurSocMedOncol:–41.

[3]NawaA,ObataN,KikkawaF,KawaiM,NagasakaT,GotoS,etal.Prognosticfactorsofpatientswithyolksactumorsoftheovary.AmJObstetGynecol;:–8.

[4]WangX,MaZ,LiY.OvarianYolkSacTumor:TheExperienceofaRegionalCancerCenter.IntJGynecolCancer;26:LP–.

[5]D?llenbachP,BonnefoiH,PelteM-F,VlastosG.Yolksactumoursoftheovary:anupdate.EurJSurgOncol;32:–75.

[6]deWitR,StoterG,KayeSB,SleijferDT,JonesWG,tenBokkelHuininkWW,etal.Importanceofbleomycinin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uboglasses.com/lcftyy/63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