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社会工作和生活节奏加快,压力较大,人们饮食不规律,常常暴饮暴食,结果导致各种胃部疾病的发作,而这些因素也会造成“脾虚”,使人出现胃胀痛、食欲差、便溏等症状。令人担忧的是,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人都只是意识到要保护自己的胃,却忽视了对脾的保养,其实脾胃都要“三分治七分养”。
壹脾胃虚弱的三种类型
中医说的脾胃虚弱概念相对笼统,其中包含了许多的中医证候,最主要的是以下三种:脾胃气虚、脾阳虚、胃阴虚。
1、脾胃气虚:主要表现是气短乏力、头晕、胃胀、胃痛、呃逆、食少、饭后胀满、大便溏泻、面色萎黄等。
2、脾阳虚:主要表现在胃腹冷痛,吃过生冷油腻的东西后就会出现腹痛腹泻,大便稀的状况。
3、胃阴虚:主要表现为虚火上炎、口干、容易饥饿、胃酸、口舌生疮等。
贰脾胃虚弱的表现
1、黑眼圈
脾胃血气浑浊。胃经是气血充沛的一条经络,而眼袋的地方正是胃经的起始点,比较容易沉淀浊物,所以熬夜的人常会有黑眼圈,这正是血气浑浊的体现。
2、嘴唇无光泽
脾气亏虚。如果一个人脾气健运,则口唇红润有光泽、肌肤弹性良好;反之脾气亏虚,则口唇淡白无光泽,甚至萎黄,而且常脱皮。
3、便秘
有胃热或脾胃虚寒。胃热者,食物残渣下行缓慢,水分易流失,到大肠时已变得很干,从而导致便秘;而与此相对的,若大便常不成形,很稀,则多半为脾胃虚寒所致。
4、鼻翼发红
脾胃有热。如果一个人鼻翼发红,则说明脾胃有热。
5、肌肉松弛
脾胃虚弱。如果一个人肌肉松弛、没有弹性,或肌肉少而肥肉多,多因脾胃虚弱所致。
叁脾胃同治,抓住方法解决问题
脾与胃是人体的主要消化器官,互为表里关系。胃主受纳、脾主运化,二者相互协调,分工合作,共同完成消化功能,因此中医称脾和胃为“后天之本”。
脾主“运化”,当脾出现问题时,造成胃部消化后的营养物质不能运输到身体各部,同时也不能反补营养给胃,脾病造成的机体主症有:胃胀痛、食欲下降、消化不良等。胃主“受纳”,当胃出现问题时,容易出现:脘痛,呕吐,嗳气,呃逆等症状。
由此可见,脾胃病的症状基本都是同时出现的,这也是我们平常“胃痛医胃”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原因。中医理论认为胃病属于脾胃病的范畴,在治疗胃病的同时也要解决脾病,真正的“脾胃同治”。
肆艾灸、刮痧调理
下面就来教大家如何利用艾灸、刮痧来调理脾胃虚弱的症状。
艾灸调理:
:中脘穴、足三里穴、三阴交穴、承山穴
①中脘穴:和胃健脾
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
②足三里穴:使气血源源不断的生长
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
③三阴交穴:滋阴降火
位于内踝尖直上三寸,胫骨后缘
④承山穴:缓解疲劳,祛除湿气
在小腿后面正中,委中穴与昆仑穴之间,当伸直小腿和足跟上提时腓肠肌肌腹下出现凹陷处
以上穴位,使用艾益生艾灸仪施灸,建议1天1次,每次2~3个穴位,每穴灸30~40分钟,10天为1个疗程
刮痧调理:
:中脘穴、足三里穴、阴陵泉穴、脾俞穴
①中脘穴:刮拭中脘穴,力度适中,可不出痧。
②足三里穴:从足三里穴刮拭至丰隆穴,以皮肤表面出现潮红为度。
③阴陵泉穴:从上往下刮痧阴陵泉穴至三阴交穴,以穴位处皮肤表现出现潮红为度。
④脾俞穴:由上至下刮痧脾俞穴至胃俞穴,力度稍重,以出痧为度。
伍推荐食疗——莲子芡实粥
:莲子15克,芡实15克,粳米克。
:将所有材料洗净,粳米用水泡一会儿。然后一同放入砂锅,加入适量清水,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煮至软烂即可。
:本品能健脾益气养胃,补肾固精,适用于脾肾两虚所致的食欲不振、脘腹胀满、形寒肢冷、腰膝酸软。
——感谢您的转发,让更多的家庭更懂生活——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uboglasses.com/lcftyy/38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