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享用了美味的蛋糕或西餐之后,你有过轻微或严重的打嗝、腹胀、腹痛甚至腹泻或胃痉挛症状吗?这是食物中毒,炎症性肠炎,还是所谓的“不消化”呢?这也许是“乳糖不耐受”所导致的。
“乳糖不耐受”为何物?
乳糖不耐受是一种由于人体肠道内缺少乳糖酶,而导致食物中的乳糖无法有效分解的情况,从而产生胀气或者类似拉肚子的症状。这难道是个人矫情吗?明明小时候喝牛奶都没事,怎么长大了反而变得肠胃脆弱了呢?一般来说,乳糖不耐症是一种基因遗传性的乳糖酶缺少,随着年龄的增长该症状会慢慢加重。一般轻微的症状有腹胀、打嗝等气体的产生;严重的则有下腹部疼痛、痉挛以及类似拉肚子等症状。
难道是人种问题?
乳糖不耐受仅为国人或亚洲人才有的症状吗?其实不然,乳糖不耐受的研究在欧美的白种人中首先发现。进一步的研究发现,乳糖不耐受其实在黄种人中占比也不小,主要是由于后天环境和生活习惯导致的。
乳糖不耐的来源?
乳糖不耐受的形成多因肠道内菌种的缺乏,使乳糖产生多余的气体无法被使用,而这缺少乳糖酶的原因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由于人体并不需要从乳糖中吸取能量,所以人体自然就不产生这种酶了。
乳糖不耐受的患者难道“无药可救”吗?
乳糖酶药片
服用乳糖酶药片是一种在欧美非常流行的方式,这种乳糖酶药片多为非处方药,通常1至2片便可使患者能自由享受各种含奶制品的食物。
改善菌群
这一招是没有乳糖酶药片的亚洲国家,比如中国、日本、韩国等国家常用的方法,那就是“以毒攻毒”。只要持续的食用奶制品,使身体自然而然的产生抗体和乳糖酶。当乳糖不耐受的症状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严重的时候,适当的减少奶制品的摄入,可使人们正常享用美味。
使用替代品
在欧美,不少患者采取使用替代品的方式来解馋。奶制品是指含有大量乳糖的奶制品如,奶酪、牛奶、黄油、奶油、酸奶等,而含有奶制品的食物则包括蛋糕、部分面包、冰淇淋、曲奇饼干、蛋卷、蛋挞等。
哪些乳制品的替代物广受欧美患者的待见呢?
用豆奶、杏仁奶、燕麦奶等植物奶来替代普通牛奶
用豆类发酵的酸奶来替代普通酸奶
用芥花籽油、牛油果等植物油来替代黄油
选择大豆、燕麦或米等为底料制作的素冰淇凌来代替传统冰激凌。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uboglasses.com/jxftyy/26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