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的哭闹多是因为他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比如饥饿,疼痛,恐惧,困了等等。
那么父母如何知道孩子是想告诉我们什么呢?这可能是每个家长都关心的。
下面是婴儿哭的最常见的几个原因。如果宝宝哭了,我们可以按照这些原因逐个排查。
1.饿了
饿了是最常见的原因,判断的方法也非常简单。新生儿饥饿的一些表现:脑袋左右转动,好像在寻找什么,舔嘴唇。当你用手指放到新生儿嘴边或者脸颊时,新生儿追着你的手想要吮吸,或者吃自己的手等。如果出现这些迹象,你只需要喂饱你的宝宝就可以解决问题了。
2.尿了
如果宝宝尿了或者便便了,湿的尿布可能让他感觉到不舒服,这时只需要给宝宝换上干净的尿布,宝宝就会停止哭闹。也有一部分婴儿对湿的尿布并不敏感,尿湿之后他们可能没有任何反应。但是如果不及时换尿不湿,很容易造成宝宝红PP。
3.困了
许多家长认为困不是婴儿哭闹的原因,因为婴儿可以想睡就睡,没有任何的学习和工作阻止他们睡觉。但事实上,婴儿的睡眠并不像大人想的那么简单,婴儿也会因为各种原因导致睡眠困难的情况,有些婴儿也会因为过度疲劳而导致失眠,这时他们就会哭闹。为了让宝宝有个好的睡眠,家长可以放一些舒缓的音乐来帮助宝宝入睡。
4.需要安慰
小婴儿来到这个世界非常的恐惧,因此他们需要很多的拥抱,他们想时时刻刻看到父母的脸,听到父母的声音,闻到父母的味道。哭可能是他们需要安慰的一个信号,这时你需要多多拥抱你的宝宝,给他们安全感,他们就会安静下来。
5.肠绞痛
新生儿由于消化功能发育不完善,容易出现肠绞痛的情况,肚子里的气体流动带来的疼痛会导致宝宝大哭。事实上,这种肠绞痛的现象在婴儿期十分常见,一周至少三天,有的宝宝甚至连续三周出现肠绞痛。
如果你的宝宝经常乱踢乱扭,喂奶后哭泣不止,他可能就患上了肠绞痛。很多父母希望通过药物治疗来缓解孩子肠绞痛的症状,但实际上是没有必要的。肠绞痛不算是一种疾病,虽然它会给宝宝带来疼痛的感觉,它是由于宝宝吃奶时不小心吃进气体,气体在身体里游走导致的。你可以适当地帮助宝宝顺时针画圈按摩腹部,或者抓着宝宝的脚做空中自行车的动作,这样可以有效地缓解婴儿肠绞痛。
6.打嗝
婴儿吃奶后需要拍嗝,这是许多家长都知道的。因为婴儿嗝肌发育不完善,无法自主打嗝,就需要拍嗝来帮助排除吃奶时进入的气体。如果拍嗝拍的不好,气体没有排出,婴儿就会出现不适的情况,可能导致婴儿吐奶、哭闹。
7.太冷或太热
当你的宝宝感到太冷或太热时,宝宝就会用哭来发出信号。比如当你需要给婴儿换尿布或者换衣服的时候,婴儿就会因为忽然的寒冷而哭泣,这是他们表示抗议的唯一方式。
新生儿喜欢被捆绑起来,并保持温暖,但不能过热。一般婴儿可能对寒冷比较敏感,对热并不敏感,但是过热也会导致一些婴儿疾病发生,因此温度需要适宜。
8.有异物刺激
婴儿可能会被一些东西所困扰,就像一根头发紧紧地缠住小脚趾或小手指,导致血液循环不畅。
有些婴儿可能天生皮肤比较敏感,粗糙的衣服标签或针织物都会让他们感到不舒服。他们会因为这种不舒适而哭泣,直到你给他们换上柔软舒服的衣物。
9.出牙
出牙是每个婴儿都需要面临的挑战,出牙带来的不适也是可想而知的。有些婴儿在出牙期会非常烦躁,咬手指和衣物,甚至大哭。
如果你的宝宝似乎非常痛苦,但你却不知道因为什么,你可以用手指感受他的牙龈。你可能会惊讶地发现,你的宝宝开始出牙了。
10.不耐烦
婴儿通过感受周围的世界来学习,但有时他们也有不耐烦的时候。周围的噪音,父母来回摆动的手可能让婴儿觉得不耐烦了,哭是一个信号,以便让家长知道,我不想被打扰了,我想安静一会。
新生儿哭闹3种情况需注意
惊哭:哭声急且宏亮,甚至可表现为尖叫样哭声,常常突然发作或停止,有时在睡眠中突然哭醒,医学上称这种哭闹为脑性尖叫,是表示颅内有病变,发现这种情况,应急请医师检查。
急哭:常与消化道的症状伴存,多发生在大便之前,是由于肠痉挛引起腹痛所致,哭的声音很急,也可伴有肠鸣音存在,一旦大便解出,哭声也就停止了,如轻揉腹部可使症状减轻,但有外科情况时,按压腹部可加剧哭声。
哭声低微:哭声无力或声音嘶哑,虽有痛苦的表情但哭起来有气无力,是表示所患的疾病严重,病程较长或体质虚弱等。
相关阅读:
《最快速、最有效,“宝宝不哭”神奇宝典》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uboglasses.com/jxftyy/15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