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早报报道,一名做外贸工作的26岁女白领,因为工作生活日夜颠倒,作息、饮食极不规律,不幸被诊断出胃癌。记者采访了解到,近年来肠胃疾病的患者逐年增加,其中年轻人患胃肠癌为数不少。
“防治胃肠癌,关键在于早。”医院的专家表示,胃肠癌发现率低,定期筛查很有必要,有胃肠癌家族史,或长期腹痛、便血以及年龄超过40岁的消瘦人群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两轮筛查法”的检查,早发现、早治疗。
我国90%胃肠癌发现时已是中晚期
“中国胃癌人数约占世界胃癌人数的50%,在我国高发肿瘤中,胃癌发病率位居第二,死亡率排第三。我国胃癌,以青海、甘肃、宁夏为代表的西北地区和江苏、上海、浙江、福建等东南沿海地区发病率较高。”医院专家介绍说。
“胃肠癌的发病因素目前虽不十分明确,但一般认为,胃肠癌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癌’,与外界环境和饮食因素最为密切。”据介绍,熏烤食品含大量多环芳烃化合物,包括苯并芘等强致癌物质;腌制、霉变食物中硝酸盐、亚硝酸盐含量偏高,此类物质可在人体胃中与胺类结合,形成强致癌物亚硝胺;酒精可损伤胃黏膜,损害和减弱肝的解毒功能,促进致癌物质的吸收,饮酒会增加胃癌危险性,尤其白酒的作用最明显。
“早期胃癌手术后,患者5年的生存率在98%以上,而中晚期患者却只在30%左右。”专家指出,随着治疗技术的不断进展,目前ⅰ期胃肠癌5年生存率已达90%—95%,但我国90%的胃肠癌是在中晚期才被发现,这和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早期胃癌检出率达50%以上存在很大差距。
胃部不适长期腹痛要警惕
“早期胃癌70%以上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可逐渐出现非特异性的、酷似胃炎或胃溃疡的症状,包括上腹部饱胀不适或隐痛、泛酸、嗳气、恶心、偶有呕吐、食欲减退、黑便等。”专家介绍,胃癌早期诊断困难,有下列情况应警惕:40岁以后出现中上腹不适或疼痛,无明显节律性并伴有明显食欲不振的消瘦者;胃溃疡者,经严格内科治疗而症状仍无好转者;慢性萎缩性胃炎伴有肠上皮化生及不典型增生,经内科治疗无效者;胃息肉2cm者;出现不明原因贫血、消瘦及粪便隐血持续阳性者。
早期大肠癌也没有什么特别症状,可能出现的临床表现大致包括大便带血、便后滴血流血、大便次数增多、大便变细、下腹不适、贫血等。如发现上述症状,医院做正规检查。
“因为很多疾病有相同的症状,单从症状上很难判断出是普通的胃炎还是胃癌,尤其是在肿瘤发病率呈现年轻化的情况下。”专家提醒,早期诊断能早治疗,减轻痛苦,“很多患者容易忽视早期轻度肠胃疼痛和不适,症状明显时往往已经延误了治疗时机。”
防胃肠癌最好定期做两轮筛查法
“早期胃肠癌多无明显症状,而一旦有症状时,已经是中晚期,这就导致患者的治疗效果差,后期生活质量和生存时间大幅降低。因此,早期发现肿瘤十分重要,定期筛查很有必要。”专家建议,有胃肠癌家族史,或长期腹痛、便血以及年龄超过40岁的消瘦人群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两三年做一次检查。
据介绍,对于胃肠癌的早期筛查工作,医院采用了目前最先进的两轮筛查法,该方法自实施以来,胃肠癌检出率大大升高,5年生存率明显提高。
第一轮筛查应用国家四部委联合颁发的“国家重点新产品”胃蛋白酶原免疫层析法——一滴血筛查早期胃癌,该技术通过检测血清蛋白酶含量并进行胃双重对经检测,精确检测胃黏膜受损程度和受损部位、幽门螺杆菌治疗效果和预后观察的敏感性、特异性指标,可作为早期胃肠癌高危人群的筛查工具,有效提高了胃肠癌早期检测率,64%以上的胃肠癌可通过第一轮检测出,让胃肠癌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成为可能,大大降低中晚期胃肠癌的发病率。
第二轮筛查是无痛胃肠镜检查及病理活检,通过新一代日本奥林巴斯无痛电子胃肠镜系统,可将病人病灶放大数十倍,检查无死角、无损伤,诊断率高,无痛苦和任何不适,可以检查同时取出小块组织做病理活检,观察细胞和组织的形态结构变化,以确定病变性质,是诊断肿瘤极其重要的方法之一。随着消化道肿瘤早期发现率的提高和内镜技术的进步,对于大的不典型增生,无论是食管癌、胃癌、结肠癌、早期诊断明确后,还可以通过内镜治疗,减轻患者动大手术的痛苦。(来源:东南早报)
****长按上图可识别白癜风治疗偏方北京哪家治疗白癜风的医院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uboglasses.com/ftzyyy/9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