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卵管炎是指由淋病奈瑟菌、结核分歧杆菌、沙眼衣原体等细菌所引起的,造成输卵管器官和组织产生病理变化。
长时间的炎症刺激可引起输卵管伞端闭锁,或输卵管黏膜破坏,使输卵管完全阻塞或积水,造成输卵管功能和结构的破坏,从而导致不孕。
1输卵管炎分为哪几类?
输卵管炎症依据不同阶段的病理程度、病理位置可分为输卵管黏膜炎、输卵管积脓等5种(见下图);临床上根据病情发展快慢分为急性输卵管炎和慢性输卵管炎。
而出血性输卵管炎归属于急性输卵管炎的一种,在妇科急腹症中也不少见,当炎症进一步的引起输卵管间质层出血,血液突破黏膜层后进入管腔,经由伞端流入腹腔,引起输卵管或腹腔积血。
2
接诊了这样一位患者
女,31岁。已婚,孕2产1。因人工流产术后15d,右下腹疼痛2d到我院就诊。
既往病史:患者15d前因停经48d于外院就诊,行尿妊娠试验阳性,未行B超检查,诊断早期妊娠,行人工流产术,未见绒毛组织。
现病史:2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下腹部疼痛,以右侧明显,伴恶心,无呕吐。次日患者自觉发热,测体温38.5℃,且腹痛加重伴阴道不规则出血,故来我院妇科就诊。平素月经规律,5~7d/30d。
查体:体温38.6℃,脉搏80/min,呼吸24/min,血压/75mmHg。意识清,心肺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腹平坦,下腹部肌紧张,压痛明显,有轻度反跳痛。
妇科查体:阴道少量流血,宫颈举痛明显,子宫前位,正常大小,右侧附件有增厚感,压痛明显,有反跳痛。
查血白细胞15.2×10^9/L,中性粒细胞0.85,血红蛋白g/L。B超检查示宫体右侧不规则低回声光团约7.5cm×5.2cm,提示右侧输卵管妊娠可能。阴道后穹隆穿刺抽出暗红色血液4ml。考虑输卵管妊娠破裂,于当日在硬膜外麻醉下急诊行剖腹探查术。
术中见腹腔内陈旧性积血约ml,子宫及双侧卵巢大小正常,右侧输卵管增粗膨大,呈红色炎性充血样改变,峡部破溃,左侧附件正常。清理腹腔积血后,予右侧输卵管切除,术后病理检查示输卵管呈急性炎症性改变。
诊断:出血性输卵管炎。术后予广谱抗生素治疗7d,查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5U/L,痊愈出院。
出血性输卵管炎以腹痛和腹腔内出血为主要临床表现。易误诊为异位妊娠、急性阑尾炎、卵巢黄体破裂及卵巢囊肿蒂扭转等疾病,耽误患者治疗。
3
如何快速、正确诊断出血性输卵管炎?
笔者总结了出血性输卵管炎的诊断要点及与异位妊娠的鉴别要点,提高大家对出血性输卵管炎的认识,供临床妇产科医师参考借鉴,减少误诊的发生。
①本病属于炎症,所以大多数病例无停经史。
②病以腹痛为主要症状,且大多伴有明显的肛门坠胀感。
③后穹隆穿刺可抽出不凝血性积液,输卵管异位妊娠为陈旧性暗红色血;而本病血色新鲜,稀薄呈血水样。
④本病测尿HCG为阴性,而白细胞计数较高,且中性粒细胞比例偏高。
⑤B超检查示腹腔或直肠子宫陷凹有液性暗区、附件区包块,亦可能附件无明显异常。
⑥病理学检查中,本病没有胚胎、绒毛及滋养细胞,仅见输卵管黏膜血管破裂,间质内炎性细胞浸润。
询问患者在发病前有无妇科治疗措施,特别是有无人工流产、放置宫内节育环等病史,也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确诊是否为出血性输卵管炎。
4
病例思考
出血性输卵管炎在诊断不明时可动态观察病情变化,以避免不必要的手术探查。本病一经确诊,一般应以保守治疗为主,其基本原则是抗炎及对症治疗。抗炎治疗宜选用较为有效的广谱抗生素加抗厌氧菌。对症治疗主要是防治休克、纠正失血、止血,必要时可用解痉剂止痛。若已出现大出血、休克、病情严重,可考虑进一步的手术治疗,手术以切除患侧输卵管为主,术后继续给予有效剂量的抗生素,以防感染扩散。
编辑:萌萌
投稿邮箱:zhoumm
helianhealth.北京治疗白癜风好专科白癜风治疗周期转载请注明:http://www.shuboglasses.com/ftzyyy/60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