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转瞬即逝
新学期转眼就来
牛年开局
如何助力
这份入学提示请您查收
尊敬的各位家长、亲爱的同学们:
由于疫情发展的不确定性,根据当下疫情情况,结合2月19日市教委文件、2月20日区教育局文件和我校行政意见,请大家配合做好以下工作:
(1)2月21日下午5点前,上交学生随申码(绿码)给班主任备查。如无法提供学生本人随申码的,可以提供同住家人随申码。
(2)寒假离沪的学生,返沪且做满14天自我健康观察记录(体温自测正常)的,上交随申码(绿码);返沪未满14天的,要提交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以及随申码(绿码)。
(3)上下学途中需佩戴口罩,自备好替换口罩。
(4)坚持勤洗手、多通风、保持距离等防疫要求。
新学期即将开始,又将回归学校的心情如何呢?大家是否已经做好迎接新学期的准备了呢?下面的这份开学心理调适指南送给你,助你做好开学心理准备!希望大家从容应对新学期的到来!
学生篇
1.接纳自身情绪
看着一天天临近的开学时间,可能同学们的心里会出现一些消极的情绪感受,会感觉注意力不集中、睡眠紊乱、疲乏无力、焦虑不安、非常不想上学等,这是许多同学在开学前比较容易出现的“开学综合症”。开学综合症在生理上多表现为:失眠、嗜睡及一些查无原因的头晕、恶心、腹痛、疲倦、食欲不振等;在心理上则多表现为:记忆力减退、理解力下降、厌学、焦虑、上课走神、情绪不稳定等等。“开学综合症”是正常现象,就像成人放长假后不愿上班一样,这种现象既不可无视,又不可小视,需要我们积极正视并做好调整。所以当你出现类似情绪波动时,可以告诉自己:所有的情绪反应都是正常的,是暂时的,经过调整是可以改变的。暂时接纳自己的各种情绪反应,不要被负性情绪左右。
2.调整生物钟
在假期当中,很多同学作息不规律,看电视,打游戏,刷视频、聊天……晚上到深更半夜,早上一觉睡到自然醒,养成了“夜猫子”的习性,还有的同学开学前一晚突击写作业……但是,开学前夕大家要及时调整作息时间、就餐时间、学习时间等。逐渐调整到正常的状态,更要减少看电视和玩游戏的时间,不然开学后很难进入状态,早上醒来晚,迟到,课堂上会犯困、走神等。赶快将自己从“猫头鹰”型调整为“百灵鸟”型,尽早开始调整生活习惯,克服散漫的生活状态.
3.减少电子产品的使用
在没有约束的情况下,同学们在假期可能会无节制地使用手机、电脑、平板等电子产品,甚至对电子产品产生了依赖。所以,开学前,要逐渐减少自己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把更多的时间花在其他事情上,如准备新学期文具及生活用品、检查假期作业、加强和同学的沟通,参加运动等。
4.制定学习计划
进入新学期,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好准备工作,了解自己新学期需要学什么、做什么,进而制定一个大体的学习计划。同时树立一个小目标,每当实现一个小目标就给自己一点奖励,小目标的达成能够让大家一直保持学习的动力。
家长篇
1.帮助孩子收心,回归日常状态
假期中的孩子,心态通常较为松弛,而开学后则相对紧张,两种状态的转换往往需要一段时间。对此,家长首先要保持乐观心情、正常的生活规律和严格的作息时间,给孩子做榜样,有意识地加强孩子在家运动的时间和强度,唤醒孩子的身体机能,在返校前让孩子的生物钟跟上学校的节奏。然后应循序渐进地帮助孩子把心收回来,多了解孩子内心的想法,让孩子的心慢慢沉静下来。
2.检查作业完成情况,查漏补缺
提醒孩子检查回顾作业的完成情况,还有哪些未完成,尚有时间予以完成。很多孩子经常将作业拖延至正式开学前一晚,挑灯夜战,通常在身心俱疲的状态下,草草应付。因此,建议家长和孩子一起合理规划和安排开学前期的这段时间,及时查漏补缺,高质量完成作业。
3.鼓励孩子制定学习计划
家长可与孩子共同拟订新学期的计划,制定好学习方案和方法后,要给孩子一定的自由,让孩子感受到学习是自己的事情。鼓励孩子反思自己的学习状态,让孩子对自己的学习担负起责任,责任心能激发孩子克服困难专注学习的行为。作为家长也不妨制定自己的家庭计划和学习计划,也让孩子感觉到家庭的学习氛围,让孩子觉得“不仅我一个人在学习,我并不孤独”。
4.主动与学校保持密切联系
家长们应该主动和学校教师保持有效联系,配合学校和老师,开展好新学期各项准备工作,充分了解学校的教育要求,发挥学校集体教育和家庭个体学习的各自优势,以保证学生学习好习惯的持续养成。和老师经常沟通,也能让孩子感受到我们对他们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uboglasses.com/ftzyyy/85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