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是用来预防、诊断和治疗人们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且有严格的功能主治、用药适应证和禁忌症,以及规定的用法和用量的一种特殊商品。用药安全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健康和生命,因此,确保用药安全很重要。
安全用药,就是根据患者个人的基因、病情、体质、家族遗传病史,以及药物的成份等,做全面的检测和评估,准确选择药物,真正做到“对症下药”;同时,以适当的方法、适当的剂量、适当的时间准确用药,注意该药物的禁忌、不良反应、相互作用等。这样,才可以做到安全、合理、有效、经济地用药了。
俗话说“是药三分毒”。对于药物本身来说,如果一种药有两种以上作用时,其中一种作用可能就会成为副作用(例如:麻黄碱兼有平喘和兴奋作用,当用于防治支气管哮喘时可引起失眠)。而有些药物对人体某些组织器官有伤害(例如关节炎、网球肘、腱鞘炎的病人若是长期大量使用糖皮质激素能使毛细血管变性出血,以致皮肤、黏膜出现瘀点、瘀斑),这些都是药物的不良作用。另外,要是在生产过程中混入杂质或保管不当使药物污染,影响药物的质量以及使用时用药量过大,均可引起药物的不良反应,甚至中毒死亡。
从安全性看,同种药物不同的给药途径,口服用药安全性大于肌注用药,肌注则大于静脉用药。虽然,静脉用药和肌注用药的疗效发挥,比口服用药好,但由于静脉或肌肉组织给药,缺少消化道及防御系统的处理,其引起过敏反应的可能性大大增加,而且,输液使用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微粒,增加了对机体组织伤害的风险。因此,患者用药的观念一定要改变,能口服就不用肌肉注射,能肌肉注射就不用静脉输液,力求把药品使用的副作用和风险降至最低。
医院,医生会直接开好药方,并注明用法用量。但是,有时患者自行在药店买药时,做到安全选择就十分重要了。首先,应当确诊自己是什么病,然后对症下药,不能只凭自我感觉或某一个症状就随便用药。比如发烧、头痛,是许多疾病共有的症状,不能简单地服一些止痛退烧药完事;又如腹痛,也是一些疾病的共有症状,如果不分青红皂白地使用止痛药,就会掩盖一些急腹症的症状,贻误病情而造成严重后果。
其次,了解药物的性质、特点、适应症、不良反应等,要选用疗效好、毒性低的药物。比如,止痛药就有许多种类,对于一般感冒、头痛、关节痛、神经性疼痛,以及妇女的经期腹痛,可选用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芬必得、散利痛、阿司匹林等其中的任何一种;对于胃肠痉挛引起的腹痛,可选用颠茄、阿托品等其中的任何一种。但如果将前一类止痛药用于治疗腹痛,不但无效,反而有害。反之,用后一类药治疗头痛、关节痛、月经期腹痛同样无效。
患者在药店自行购药时,一定要准确阅读药品说明书:了解药品的名称。只要是正规的药品说明书,都具有药品通用名、商品名、英文名、化学名(其中非处方药无化学名);了解药品被批准的使用期限,即药品在一定贮存条件下,能够保证质量的期限;了解药物的主治、适应证和注意事项,对禁忌症、不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等要重视,若有不明白或费解,应及时向医师或者药师咨询。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