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解:巨鹿县王虎寨镇卫生院张焕娟
艾灸是用艾绒制成的灸材,点燃后悬置在穴位或病变部位,进行烧灼、温熨,借灸火的热力以及药物的作用,达到治病、防病和保健的目的。
主要适用范围:1.温经散寒—可用于血寒运行不畅引起的痹证、腹泻等疾病,效果甚为显著。
2.行气通络—临床上可用于疮疡疖肿、冻伤、不孕症、扭挫伤等,尤以外科、伤科应用较多。
3.扶阳固脱—临床上常用于中风脱症、急性腹痛吐泻、痢疾等急症的急救。
4.升阳举陷—气虚下陷之脏器下垂、脱肛、崩漏日久不愈等症。
5.拔毒泄热—疮疡初起,疖肿未化脓者;疮疡溃后久不愈合者。
6.防病保健
注意事项:艾灸火力应先小后大,灸量先少后多,程度先轻后重,以使病人逐渐适应。
每次施灸时间10-40min,依病症辩证确定,5-15次可为一疗程。
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uboglasses.com/nxftyy/81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