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腹痛原因 >> 女性腹痛的原因 >> 正文 >> 正文

宝宝常叫肚子疼,是真痛还是说谎呢

来源:腹痛原因 时间:2021-3-8
上期值得看孩子不哭等于适应幼儿园?幼儿园老师:我们判断的标准不是哭文/神奇麻麻在哪里()之前有妈妈说宝宝总叫“肚子疼”,猜测是不是肚子里有虫。我先来回答这位妈妈的猜测——肚子疼是不是因为宝宝肚子里有蛔虫?现在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宝宝基本没有机会接触到带有寄生虫的水源和食物,再加上大家卫生意识的提高,现在的宝宝基本不会感染寄生虫。所以宝宝肚子疼可以基本排除有蛔虫这个猜测了。妈妈千万别擅自给宝宝吃打虫药哈,大剂量的打虫药可能还会损伤宝宝肠道。有经验的妈妈都清楚,肚子疼在医学上不是一个病,只是一个症状,许多身体上的问题都可能导致肚子疼,大到肠套叠、阑尾炎,小到便秘、过食等,所以宝宝出现肚子疼,妈妈都会有点紧张。其实瓜瓜也有很长一段时间,偶尔会叫肚子疼,每次我都会询问他想不想拉粑粑,是不是吃坏肚子或者单纯吃太多了。有一次由于他看上去有点痛苦,弯腰用手按着肚子,持续时间有点长(半个小时一直断断续续喊痛),我和瓜爸医院。医生也很难下诊断,给瓜瓜做了一些腹部检查+验血,但都没有找到原因,最后医生就让我们回家继续观察了。后来带回家,也没做什么处理,瓜瓜自己就好了。之后发生的次数多了,我也就有了经验,只要他精神状态不错,持续时间不长,我会帮他摸摸肚子,尽量从情绪和精神层面做安抚。不过孩子肚子痛也有很多咱们大人想不到的原因,医院,哪些不用太担心呢?今天咱们就来聊聊。最常见:便秘和过食来得快,去得也快疼痛是一种复杂的感觉,宝宝表达能力有限,对于身体的很多感受都无法精准描述出来。比如瓜瓜盘腿玩拼图一段时间,站起来的时候就会突然大叫“我袜子里有沙子!”哈哈,哪里是有沙子,那叫“脚麻了”!所以宝宝有时候说的肚子痛,其实可能不是我们大人想的那种痛,最常见的宝宝肚子痛,多半是便秘或者拉粑粑前的准备,又或者是吃多了!便秘或者拉粑粑前,肠道受到硬粑粑的挤压,会有一些胀胀的感觉,这种不太舒服的感觉,宝宝就会叫肚子痛了,这种痛处在下腹部。瓜瓜有一阵子常常临拉粑粑了就叫,拉的过程也很痛苦(他格外怕痛),心疼之余,我蹲在马桶边拉着他的手安慰他,顺带来个现场教学:“吃蔬菜和水果多的话,里面的纤维素就可以让软化粑粑,你就不会肚子痛了哦!”当然,偶尔贪嘴吃多了,瓜瓜也会肚子痛。这个痛与拉粑粑的痛又不同了,处于上腹部,大约是胃的位置,过多的食物把胃撑大了,胀胀的感觉也会被孩子解读成肚子痛。如果是这两种原因造成的肚子痛,一般持续时间不长,妈妈帮着顺时针摸摸肚子会有所缓解,特别是拉粑粑后,疼痛自行解除。看着很严重,可能只是胃肠生长痛在排除了便秘和过食这两个原因后,大部分妈妈都会带着医院挂急诊,一顿大小检查做下来,医生却说没问题,还让回家继续观察。这时候妈妈和宝宝都会很崩溃:什么?没问题?都这么痛了,为什么不开药?有的妈妈就会怀疑:是不是宝宝说谎了?一般6岁以下的孩子还不会假装肚子疼,疼痛是真实存在的。如果排除了器质性疾病的可能,那么很有可能是胃肠生长痛。之前咱们写过生长痛,童年时不明原因的频繁腿痛是很多妈妈都经历过的,生长痛不只发生在腿部,胃肠道也存在哦。由于宝宝的生长发育快,机体的血液供给发生一时性的不足,肠道在暂时缺血状态下,出现痉挛性收缩,引起疼痛;也可能因为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导致肠壁神经兴奋与抑制作用不协调,肠管平滑肌强烈收缩而引起疼痛,所以医学上又称之为儿童“肠痉挛”。胃肠生长痛主要症状疼痛时间:在一段时间内反复发作,每次疼痛时间较短(不超过10分钟),疼痛发作次数有的每天数次,有的每小时数次。疼痛部位:以脐周为主,其次是上腹痛。疼痛程度:轻的仅为腹部不舒适感,重则表现为肠绞痛伴随症状:有的会疼痛难忍,面色发青或发白,甚至恶心呕吐,还可听到“咕噜咕噜”的肠鸣音。一般情况下,疼痛可很快缓解,缓解后孩子的精神状态、饮食玩乐恢复如常。这种疼痛严重起来看着很吓人(脸色发白、甚至呕吐),但一般持续时间不长,妈妈如果遇到这种情况,可以考虑胃肠生长痛。最容易被忽视的原因:情绪目前有研究证实:压力与部分腹痛有关联,这时候宝宝的腹痛会对应一个特定的压力事件,比如上学、考试、父母吵架等。有很多病例对照研究表明,与健康孩子相比,有情绪性腹痛的孩子,焦虑和抑郁患病率更高。不过这方面的研究还在进行中,需要更多更具体的研究来验证。情绪高度紧张及自主神经系统异常对胃运动和肠运动产生影响,可能就是早晨宝宝腹痛的原因之一。这也让我想起自己当年每逢大考,考前都会拉肚子,这就是典型的紧张情绪引发的腹泻(肠易激综合征),大考结束就不药而愈了,但下次大考,又会发生。无疑,大考就是我的“压力事件”。英国的一项研究显示,与假期相比,在学年中的孩子更容易发生腹痛。不过这与假装肚子痛而逃避上学有本质区别哦,假装肚子痛的其实肚子不痛,但情绪性的腹痛是真的存在的。出现这些“警报症状”,及时送医正如我开头提医院,结果医生让我们回家继续观察,等于白跑一趟,虽然让我放心,但也着实折腾了一晚上。其实关于宝宝肚子疼要不要送医,是有一个标准的——是否出现“警报症状”。

警报症状

体重减轻(特意减肥除外)

不明原因的发热

吞咽困难或吞咽时疼痛

呕吐,并且呕吐呈喷射性或胆汁性(呕吐物发绿)等

慢性腹泻(稀便或水样便≥3次/天,持续≥2周)或腹泻时为血便

有泌尿系统症状

背痛

炎症性肠病、乳糜泻或消化道溃疡病的家族史

皮肤改变(比如湿疹、荨麻疹或其他皮疹)

这些伴随着肚子疼的症状,其实与肚子疼一样重要,妈妈如果发现,别犹豫,立即带孩子看医生。但如果只是单纯肚子痛,先在家做好观察,医院哈。没有“警报症状”,却一再发生可能是功能性腹痛据研究,我国约有10%的学龄儿童患有再发性腹痛(又叫功能性腹痛),美国儿童发病率13-17%。一般发生在3岁及以上的儿童中,病程超过3个月,发作次数超过3次,严重时会影响儿童正常活动。这部分的肚子痛要比生长痛来得严重一点,持续时间也更长,但同样找不到原因,也没有伴随“警报症状”,通常都与一些疾病家族史有关系。比如功能性消化不良、腹型偏头痛、功能性便秘等,这些功能性慢性腹痛并没有已知的器质性原因,建议家长与医生保持长期且良好的沟通,为孩子选择适合个体化治疗方案,减轻疼痛对孩子的影响。瓜妈最后说:宝宝在高速生长期,时常都会出现一些新情况,有的是惊喜,有的是惊吓。但回头看,这些都是养孩子的经历,当时心急火燎,现在也只是微微一笑。肚子疼这个问题存在很大的普遍性,几乎三分之一的孩子都会出现,由于事关健康大事,没有妈妈会听之任之,我也医院。但现在,我仿佛悟到了一点养娃的窍门,只要娃的精神状态好,疼过之后不影响玩乐,那么大概率可以再观察一下,不需要立马送医。

神奇麻麻在哪里(ID:sqmmznl):做人工智能的瓜妈和拥有国际视野的Cindy一起分享科学、前沿的育儿知识和时尚亲子生活方式,希望我们一起做快乐美丽的妈,养健康聪明的娃!大家也可以加我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uboglasses.com/nxftyy/75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