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腹痛原因 >> 女性腹痛的原因 >> 正文 >> 正文

得了这种肠病,不仅让你腹痛腹泻,还会让

来源:腹痛原因 时间:2020-8-18
小危疾应严控制 http://www.hldxc.com/bdfyfbj/bdfyf/m/1160.html

这是为您带来的第34期资讯!

要点一览

警惕痴呆,炎症性肠病正在悄悄地损害神经认知功能!

病从口入,口腔微生物影响肠道健康,可引发炎症性肠病。

挖掘粪便菌群移植的潜力,或可安全有效地治疗儿童艰难梭菌感染。炎症性肠病与痴呆风险增高有关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boweldisease,IBD)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肠道炎症的存在会引起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等症状,往往反复发作,缠绵难愈,是消化系统常见的多发疑难疾病。已有研究证明慢性全身性炎症与神经认知功能下降有关,肠道通过与中枢神经系统之间交流的“脑-肠轴”在许多精神和脑部疾病中起着重要作用。由此推测,以持续存在的慢性炎症为主要特征的IBD与神经退行性疾病痴呆症之间是否也存在联系呢?年6月23日在线发表于Gut杂志上的一篇文章就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IBD与痴呆风险增高有关。图1.文章标题及作者信息该研究为纵向研究,研究者收集了至年间确诊IBD的名患者的相关信息,患者年龄均在45岁及以上,且在诊断IBD之前无痴呆病史。在患者确诊IBD后对其进行长达16年的追踪随访,并与性别,年龄,医疗保健,收入和基本状况相匹配但没有IBD的0人进行比较。在随访期间,IBD患者痴呆的总发生率为5.5%,与非IBD对照1.4%的总发生率相比显著增加。其中,阿尔茨海默病(1.9%vs0.2%,p0.)、血管性痴呆(0.7%vs0.2%,p=0.)和病因未明的痴呆(2.9%vs1.9%,p0.)的发病率均有升高。且IBD患者诊断出痴呆症的平均时间为年龄为76.24±8.22岁,比非IBD对照组要早7岁。在充分考虑年龄、基本状况等可能的影响因素后,使用Cox回归模型分析发现有IBD的人患痴呆的可能性是无IBD人的2倍多。其中患阿尔茨海默症的风险最大,是无IBD人的6倍多。图2.IBD患者和对照组患痴呆的风险IBD反复发作,病程迁延,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进一步分析IBD对痴呆风险的累积影响,结果显示,IBD患者在随访期间患痴呆症的风险显著高于非IBD的对照组,且风险随着时间推移而增加。图3.IBD患者与对照组发生痴呆的Kaplan-Meier生存曲线正如作者在文章中所说:在IBD患者中发现痴呆风险增加和发病较早,这表明他们可能会从教育和临床警惕中受益。该研究提示对老年IBD患者应保持痴呆症的警惕,以争取早期发现和及时干预。口腔微生物可能会引发炎症性肠病俗话说:病从口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在炎症性肠病等胃肠道疾病的发病机制中可能存在“口-肠轴”。年6月16日,Cell杂志发表了美国密歇根大学NobuhikoKamada教授及其团队的一项最新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牙周炎可以导致口腔菌群紊乱,致病菌增多,而致病菌及其诱导产生的辅助性T细胞17(Thelpercell17,Th17)迁移至肠道,进而引发炎症性肠病。图4.文章标题及作者信息研究者观察到,与牙周炎小鼠、炎症性肠病小鼠相比,同时患有牙周炎及炎症性肠病的小鼠体重下降更明显,肠道黏膜炎症更严重,肠道中静息状态和活化状态的Th17细胞显著增多,表明牙周炎可以诱导Th17细胞增殖并迁移至肠道,从而引起和加重肠道炎症。牙周炎会引起肠杆菌科细菌在口腔和肠道中积聚,健康的肠道菌群可以有效阻止口腔致病菌在肠道定植,但肠道炎症会破坏这种抗定植性,使得口腔病原菌能够定植肠道。为研究口腔病原菌定植在肠道是否能引起致病性反应,研究者从健康小鼠和牙周炎小鼠中分离出口腔微生物群,并分别植入无菌小鼠中,并观察小鼠的反应及病理变化,结果显示口腔病原菌在肠道的异位定植可以活化肠道内的炎症小体,分泌IL-1β,引起肠道炎症。研究还发现,在小鼠体内只输入Th17细胞不会引起肠道炎症,而同时植入牙周炎小鼠口腔菌群则会引起肠道炎症。由此可知,牙周炎引起口腔菌群紊乱所诱导的Th17细胞产生并迁移至肠道,需要在定植于肠道的口腔致病菌的作用下,才能发生抗原反应性增殖,产生致病性,从而引起肠道炎症。图5.口腔炎症如何引起肠道炎症综上所述,口腔炎症通过向肠道输入口腔致病菌和致病性T细胞这两种途径诱导炎症性肠病。口腔炎症引起口腔菌群紊乱,致病菌增多,并通过消化系统定植肠道,活化炎症小体,引发肠道炎症;同时口腔菌群紊乱诱导Th17细胞分化,并迁移至肠道,在定植的口腔致病菌的作用下活化和增殖,促进肠道炎症。因此,注意口腔护理,保持口腔健康,可以降低炎症性肠病的风险。粪便菌群移植对艰难梭菌感染的儿童安全有效艰难梭菌(也称梭状芽胞杆菌)是一种革兰阳性厌氧菌,因其对氧极为敏感,分离培养较困难,故得名艰难梭菌。艰难梭菌感染(clostridiumdifficileinfection,CDI)引起的腹泻在儿童中日益增多。粪便菌群移植(Fecalmicrobiotatransplantation,FMT)是将健康人类粪便中的功能菌群移植到患者胃肠道中,以治疗肠道菌群失调以及由此引起的多种消化系统疾病。FMT对儿童CDI的疗效如何呢?针对这一问题,医院肠胃病学专家StacyA.Kahn医师及其团队对接受FMT治疗的儿童和年轻成人患者进行了一项多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以评估FMT治疗CDI的疗效、安全性和相关影响因素,研究结果发表于ClinicalGastroenterologyandHepatology杂志。图6.文章标题及作者信息研究者对年2月至年2月在18个儿科中心接受FMT治疗的例年龄在11个月至23岁的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其中例患者具有至少2个月的随访及结局数据。FMT治疗后的2个月内CDI不再复发,则为FMT成功。在例患者中,单次FMT成功为例(81%),而首次或重复FMT成功则达到了86.6%。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以识别FMT成功的相关因素,结果显示接受新鲜供体粪便、通过结肠镜检查进行FMT、以及FMT治疗前CDI发作少均是儿童FMT成功几率增加的影响因素。表1.儿童FMT成功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在安全性方面,例随访时间超过2月的患者中,有19例(5.7%)发生了与FMT相关的不良反应,最常见的症状包括腹泻,腹痛和腹胀。在3个月的随访期内有17名患者发生了严重不良反应,其中2例确定与FMT相关,而5例可能与FMT相关,10例与FMT无关。综合上述研究结果可知,FMT对于CDI儿童是安全、有效的,FMT是一种值得早期考虑的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ZhangB,WangHE,BaiYM,etal.Inflammatoryboweldiseaseisassociatedwithhigherdementiarisk:anationwidelongitudinalstudy[publishedonlineaheadofprint,Jun23].Gut.;gutjnl--.

[2]KitamotoS,etal.TheIntermucosalConnectionbetweentheMouthandGutinCommensalPathobiont-DrivenColitis,Cell(),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uboglasses.com/nxftyy/64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