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培根 >> 培根成分 >> 正文 >> 正文

培根科学的本质和哲学的虚妄性哲学探索

来源:培根 时间:2023/2/17
北京手术治疗白癜风费用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171015/5762961.html

培根是文艺复兴时期的哲学家,也是一位科学家。

培根在他的《新工具》一书中试图找到一种新的科学的方法

科学的目的或者哲学的目的是为发现真理,利用知识实现改进生产力,提高人类的权力、征服自然的目的。培根将自然的存在和其本质描述为两种转化规律。

培根著作《新工具》

物体转化的规律或原理(两种):第一是通过单纯性质的相应的若干法式展现事物,或者说物体在不同的外部环境下的表现,它的表象。为了达到利用自然法式为人服务的目的,更要知道这些性质是如何生成、转化或者产生的,“这种动作乃是从自然经常的、普遍性的和永恒的东西出发,开拓出通往人类权力的广阔道路,为人类思想(就现状而论)所不易领会到或预想到的广阔道路”。[i]举例来说,黄金就已经发现的性质而言,硬度、延展性、大小、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液态,这些单纯的性质,如果我们知道它是如何添加到事物本身的,那么可以利用规律去制作黄金。

第二是探究复合物体的生长或产生过程,例如植物的生根、发芽、结果的过程,是由什么原因主导的,矿石是如何形成的?(古代著作《道德经》称这样的过程为自然、或道)人的消化过程等。而隐秘过程的发现通过于实验、观察和归纳总结,新的归纳法也是培根提出的新科学方法。而对于那些无法通过实验来探究其原因的,应通过普遍的、始基的原理去研究,譬如天体的运行规律。

所谓隐秘过程大都不是能够直接观察到的一个个的步骤,相反是抽象的,包含没有中断的生长过程、为感官所不能知觉的。

隐秘结构的发现依靠于新的道路,培根指出了以往通过火炼矿石的方法、解剖生物体的方法发现其结构,这样的方法其实过于粗糙了,虽然通过高温加热这种“法式”发现矿石的某种性质,但也仅仅发现的是它的某一种性质,比如耐高温或者可以转化为液态、气态,然而同时也可能增加了其它性质,这就像水这种液体可以加热后蒸发为气态,但并不因此就可以说水是气态的。“不过这种解剖在结果上常常是谬误的,因为许多在事实上是新得出的、是由火和热以及其他方式的分解法所添入的性质,却被认作只是分剖的结果,认为原来早就存在于复合物体之中。”[ii]

培根在《新工具》一书中通过“新归纳法”详细列举这种归纳过程。“什么是热?”这一命题,并罗列了几十种产生热的情况,比如在第一条中提到夏天的时候太阳光线强烈产生热,而同时在反例中提出高山上太阳光也很强烈,但却寒冷。[iii]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详细了解下培根的分析过程。归纳法的特点正是在寻求结论的过程中,不断通过反例和进一步的分析,甚至实验和观察、体验等,逐渐确定事物的性质,发现隐秘的结构和隐秘过程。

要查究那种永恒的、不变的法式(至少在理性眼中看来和就其本质的法则说来是这样的),这就构成形而上学;要查究那能生因、质料因、隐秘过程和隐秘结构(所有这些都是关涉到自然的一般的和通常的进程,而不关涉到自然的永恒的和基本的法则),这就构成物理学。在这两种之下还附有实践方面的两个分支:在物理学之下有机械学;在形而上学之下有我所谓之幻术(在这个字的较纯粹的意义上来说的),这是因其活动途径之广阔,因其控制自然之较强而言的。[iv]

从上述的引用中,可以看出,培根尽管对哲学首先给予肯定,认为哲学乃是查究那种“永恒的、不变的法式”,却又说到,在实践方面,幻术也属于哲学的分支,不得不说是将哲学贬低为在实践上只能迷惑人的学问,或者说哲学干脆要远离实践。因此实际上培根在哲学史上的地位要远远低于科学上的地位,一些哲学史著作中仅仅对培根提出的“四种假象”和新归纳法提了一下,便略过了。

[i]《新工具》培根商务印书馆许宝骙译年出版

[ii]《新工具》培根商务印书馆许宝骙译年出版

[iii]《新工具》培根商务印书馆许宝骙译年出版页

[iv]《新工具》培根商务印书馆许宝骙译年出版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uboglasses.com/mxftyy/96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