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培根 >> 培根成分 >> 正文 >> 正文

剑桥心理学史译后记

来源:培根 时间:2024/2/19
白癜风哪家医院最好 http://m.39.net/pf/a_4791281.html

颜雅琴

《剑桥心理学史(第7版)》涵盖了心理学从古至今的发展历程,既梳理了心理学的西方基础又呈现了心理学的东方贡献,同时介绍了心理学在当代的应用和发展方向,为广大心理学的教师和学生提供了内容合理、结构良好的教学材料。

年3月,当我把30多万字的翻译稿发给编辑后,长长舒出一口气,因为翻译这部作品,实在是一个痛并快乐着的过程。

痛苦的是,本书涵盖面之广,与其说是一本心理学的编年史,不如说是一本人类思想的编年史,人物之广,术语之多,思想之杂,对翻译工作来说实在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快乐的是,正是因为如此,我像是一名沿着光阴长河漫溯的游客,在作者面面俱到的介绍之下,结识了一位又一位伟大的历史先贤,重读了他们的人生经历和主要思想。

在我看来,本书的特色有三:

第一,全面的历史,看来龙去脉。熟悉心理学的朋友都知道,科学意义上的心理学诞生于年,冯特在莱比锡建立了第一座心理学实验室。不同于大部分心理学史教材对之后“去脉”的重视,本书花了近一半的篇幅描绘了“来龙”,即心理学诞生前的神学、哲学以及科学等相关背景。更为难能可贵的是,作者并没有将视线仅仅局限在西方,而是对中东、印度、中国、日本以及埃及等文明也进行了介绍,其视野之广,实在是令人佩服不已。

第二,丰富的人物,品大家思想。本书的第二个特色是有着海量的历史人物介绍。从心理学诞生前各个时代最具开创性的思想家,到心理学诞生后各流派的代表人物,作者用十分简洁而精炼的语言,将这些大师的生平与思想娓娓道来。在爱琴海的微风中,我们聆听了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的辩论;在中世界的晦暗年代里,我们见证了彼得·阿伯拉、罗杰·培根和阿奎纳的学术复苏;在文艺复兴的浪潮中,我们目睹了哥白尼、开普勒和伽利略的振臂高呼;在随后属于心理学的年代里,我们领略了冯特、詹姆斯、弗洛伊德、华生、马斯洛等一位又一位心理学大师的风采。

第三,精辟的分析,显草蛇灰线。作为一本心理学史教材,本书不只是对心理学思想、人物进行简单介绍与罗列,还抽丝剥茧、顺藤摸瓜,试图为读者厘清心理学历史发展中的一条条脉络。正如作者开篇所阐释的,不管各种理论思想如何演变,心理学试图解决的问题似乎从来没有变过:心灵是什么?知识的来源是什么?对此,作者整理出了五大取向和两大模式。五大取向是:生物主义、经验主义、机能主义、人本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模式是:自然科学模式和人文科学模式。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如果说心理学试图解答“我从哪里来”和“我是谁”的问题,那心理学史则试图解答“心理学从哪里来”和“心理学是什么”的问题。知道了“我从哪里来”“我是谁”,自然就知道了“我该往何处去”;而知道了“心理学从哪里来”“心理学是什么”,自然就知道了“心理学该往何处去”。

阅读完本书之后,相信您的心中已经有了答案。

来源:新闻晨报作者:颜雅琴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uboglasses.com/mxftyy/1013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