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腹痛原因 >> 流产腹痛原因 >> 正文 >> 正文

儿童慢性腹痛五型辨治

来源:腹痛原因 时间:2017-10-4

成都中医药大学蒲昭和

摘自《健康报》

  儿童慢性腹痛是一种常见病。以中医观点,小儿腹痛只是一种症状,发病与各种内外因素密切相关,像蛔虫症、饮食失当、寒冷刺激、脾虚等均是导致慢性腹痛的原因。恰当选用中药治疗能取得较满意效果。

  虫积腹痛多见于蛔虫病,为饮食失当或不注意清洁卫生引起的。一旦虫动不安,则腹痛阵作,部位多见于脐周,时痛时止,重则出现吐蛔现象,患儿常形体消瘦。用药以杀虫、导滞、通便为主。用《伤寒杂病论》方,即乌梅、细辛、附子、桂枝、人参、黄柏、黄连、干姜、当归、椒目组成加减煎服。如食积较甚,可选用《痘疹传心录》卷十五中提到的六味肥儿丸(川黄连、白芜荑、神曲、麦芽、厚朴、木香)。

  伤食腹痛指小儿饮食不节,过食油腻、香脆之品损伤脾胃而造成的腹痛。表现胸脘痞闷、胃纳减退、嗳腐吞酸、脘腹胀痛、口臭苔厚等,婴幼可有吐出不化奶块或未消化食物、哭闹烦躁。可选用《丹溪心法》中保和丸(山楂、神曲、半夏、茯苓、陈皮、连翘、萝卜子)加减,消积健脾,行气止痛。或用“焦三仙”(炒焦的山楂、神曲、麦芽)也有效。

  寒凝腹痛儿童平素体质虚弱,当气温变冷,寒邪易侵袭腹部,引起寒凝则气滞,从而导致腹痛。表现为:阵发性腹痛、或大便溏、小便清利、面色发青、吞酸、怕冷、甚则手足发冷,得热时痛可缓解。治宜温中散寒,用《伤寒论》中的小建中汤(桂枝、白芍、生姜、大枣、党参、黄芪)加减,或用吴茱萸汤(吴茱萸、人参、大枣、生姜)加减亦系对症之方。

  饮冷腹痛为小儿过食生冷、瓜果等损伤脾胃所致,夏季冷饮过后最易诱发。表现为:腹痛呈阵发性发作,以脐周疼痛多见,恶心呕吐,吐物带有酸味和食物残渣,肠鸣腹泻,大便检查无异常。治宜温中散寒,行气止痛,可用四逆汤(附子、干姜、甘草)加减。呕吐兼腹泻时,服用藿香正气水效果亦佳。

  脾虚腹痛指小儿平素脾虚弱导致的慢性腹痛。表现为:体质虚弱、四肢无力、少气懒言、饮食完谷不化、或吐或泻、胸脘不宽、腹部隐痛等。宜健脾补气、和胃渗湿。服用参苓白术散(白扁豆、人参、白术、茯苓、山药、莲子肉、桔梗、薏苡仁、砂仁)有较好效果。

赞赏

长按







































北京严重白癜风怎么办
早期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uboglasses.com/lcftyy/7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