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什么是“腹股沟斜疝”
儿童腹股沟斜疝,俗称“疝气”,是小儿外科常见的疾病之一。新生儿期即可发病,是一种先天性疾病。是由于腹内压增加导致腹腔内脏器或组织被挤入未闭的鞘状突,形成以腹股沟包块为主要表现的疾病。什么样的孩子容易得疝气“疝气”出现的主要原因是鞘状突先天性未闭。剧烈哭闹、咳嗽,长期便秘,排尿费力等易引起腹内压力增高的行为易诱发“疝气”的发生。据统计,男孩的发病率较女孩的高,右侧的发病率较左侧的常见。(男孩右侧睾丸下降比左侧慢,鞘状突闭合时间晚)
得了“‘疝气’”孩子会有什么表现
一般会在儿童第一次剧烈哭闹后被家长发现腹股沟或阴囊包块突出,给予喂奶或平卧安静入睡后包块消失。幼儿或较大儿童的腹股沟疝随之发作次数的增多,反复腹股沟或阴囊包块突出,平卧后可自行回纳腹腔。
如果孩子哭闹、呕吐,腹股沟包括无法还纳怎么办
孩子突然哭闹不安伴呕吐,发生时间长者可能出现腹痛、腹胀、肛门停止排气排便,甚至伴有便血。此时应该警惕是否发生了“嵌顿性腹股沟疝”,即医生口中的“嵌顿疝”。家长因医院治疗。因为长时间的嵌顿可能导致肠坏死及生殖器官受损,甚至生命危险。
疝气带是否能治愈
“疝气带”的治疗原理是通过压迫内环和腹股沟部,进而阻止疝内容物的脱出。等待鞘状突在生后自行闭合,以增加疝气愈合的机会。但是针对较大的患儿其自愈的可能性极低。而婴幼儿因疝气带不易固定,容易被粪便尿液污染,从而出现皮肤压伤、睾丸血运收到影响,或是造成局部组织黏连增加了后期手术的难度。因此疝气带在目前临床上较少使用。
到底得的是疝气还是鞘膜积液
鞘膜积液也是由于鞘状突未闭,液体聚集而形成的包块。其结构内不含有肠管及生殖器官,手电照射阴囊可透光,而疝气运用手电照射阴囊则无法完全透光,临床上还可通过B超检查进一步明确诊断。针对女孩就是圆韧带囊肿(NUCK囊肿)。手术时间
腹股沟斜疝为限期手术,即确诊后尽早手术,但是患儿如果有呼吸道感染症状,或者合并有严重疾病的,应暂缓手术。目前推荐的手术年龄以6-12月为宜,针对出现反复嵌顿的患儿应不受年龄限制,尽早手术。
手术方式的选择
目前腹股沟斜疝的手术已经十分成熟,无论传统小切口开发手术还是腹腔镜手术,二者均安全可靠,复发率较低。而腹腔镜手术较传统手术最大的优势在于针对单侧发病的患儿可以观察到对侧是否存在鞘状突未闭合,同时手术伤口隐藏于肚脐旁,对于女性患儿我们推荐进行腹腔镜手术。
术前注意事项术前检查的目的主要是排除麻醉禁忌以及传染性疾病,因此入院后需要完善如下检查:腹股沟区彩超、胸片、心电图、血常规、尿常规、粪便常规、凝血功能、生化全套、乙肝、梅毒、HIV、HCV等筛查。若患儿抽血检查有异常,如因呼吸道感染导致白细胞升高无法手术,上述检查结果在报告后的1个月内有效,正常的结果不需复查。
术后注意事项1、术后1个月内避免较剧烈的活动(足球、篮球、轮滑)、便秘及反复咳嗽,防止伤口裂开及斜疝复发。2、保持伤口敷料的干燥清洁,坚持定期换药(常规每3天换药1次,连续3次即可,若辅料有污染则需及时更换)。3、加强营养,食用高蛋白、粗纤维、易消化食物,适当限制盐的摄入量,少量多餐。4、术后两周门诊复查,如有异常及时随诊(伤口红肿、腹胀明显、呕吐、肛门停止排便排气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转载请注明:http://www.shuboglasses.com/ftzyyy/63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