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透化系统(中医定向透药治疗)简介
中药热敷外用是中医传统治疗方法之一,早在《黄帝内经素问骨空论》中就有相关论述。随着科技飞速发展,中医中药的外治方法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临床应用当中,像中医定向透药治疗、中药硬膏热贴敷.隔物灸热治疗、熨烫治疗等,都是通过中医的经络穴位,配合外用药物热敷透药的方法,达到治病防病的目的,透化治疗系统是依据经络学理论,结合传统灸法的特点,外加药物透化吸收原理,形成的一种康复疗法,所调中医定向透药治疗,并不是在经脉上施治就随意称之,其技术体系是基于传统中医外治法的理论结合传统中药热敷外用法的特点及多年临床经验,创新的一种特色外治技术。中医定向透药治疗具有使用方便,直接作用在病灶部位,药物迅速通过皮肤吸收,避免肝肾损伤等特点。通过治疗达到活血化瘀、温经通络、祛风散寒、疏通经络等功效。具有治疗时间短、作用持久、疗效可靠,安全无副作用的特点。一般治疗2-3次即可达到明显减轻病痛的效果,相比药物治疗具有治疗次数少、疗效明显、无毒副作用的优势
现代医学透化系统外用原理的研究现代医学对透化系统(主机+温热透化电极)治疗机理进行分析和硏究:传统的康复理疗设备仅靠物理电、热刺激经络穴位,虽有效果,但长时间治疗,阈值达到顶峰时,人体出现敏感度下降,效果就出现瓶颈。传统的药物贴敷,熏洗,相对麻烦且不安全。透化系统主机采用微电脑控制系统,所产生的脉冲、电热等功能,配合温热透化电极,可将临床药物快速通过皮肤,渗透到病灶部位,效果显著。因此深受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喜爱。
主费适应症:外科术后消炎,术后排气,促进伤口愈合:急慢性气管炎支气管炎、肺炎,颈肩腰腿痛,软组织损伤类,脑血管病后遗症症,腹痛,腹泻等胃寒性肠胃疾病。使用方法;针对不同疾病,选用不同类型
相关穴位查找指南
位于背部,当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
位于第5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
位于后正中线上,第七颈椎棘突下定大椎穴,旁开0.5寸处。
位于体前正中线,两乳头连线之中点处。
位于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当尺泽穴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处。
位于大腿外侧部的中线上,当腘横纹水平线上7寸。或直立,手下垂于体侧,中指尖所到处即是。
位于外膝眼下四横指、胫骨边缘位置
位于人体的颈部下端,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
位于人体的腰部,当第二腰椎棘突下,左右二指宽处。
位于足底部,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
位于腹正中线脐下一寸半处。
位于腹正中线脐下三寸处。
位于体前正中线,脐下4寸处。
位于人体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胸骨下端和肚脐连接线中点处。
位于脐中部,脐中央。
位于脐中旁开2寸。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uboglasses.com/ftzyyy/17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