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者:赖女,青年,未婚。
初诊:据云近六个月月经先期,经前小腹左右侧阵发性疼痛,且有胀感,并见午后两颞部刺痛,日哺潮热,经色赤红,量较少,有血块,前来求医。细观其人,面有蹙容,形体消瘦,舌苔薄白,舌质红赤,脉沉弦数细。
证属木郁气滞,仿逍遥散意,予丹参、白芍、银柴胡、茯苓、淮山、甘草、白薇、青蒿、知母、金铃子等药治之,连服三贴而痛除。
附方如下:
丹参五钱白芍五钱
银胡三钱茯苓三钱
淮山五钱甘草钱半
白薇五钱青蒿二钱半(后下)
知母四钱川楝子四钱
水三碗煎成一碗温服
按:气者血之帅,气滞则血亦滞,气血郁滞则下焦之气窒塞而不通。本案主因在气,沈尧封曰:“经前腹痛,必有所滞,气滞者脉必沉。”又曰:“脉弦细者,是木气之郁,宜逍遥散及川楝、小茴香、橘核之类。”据此故诊断为木郁气滞,而不用沈氏方者,以患者原属闺女,元阴尚固,舌质红赤,脉仍带数,气火尚炽无疑,故以寒易温耳。
注:陈锦韶,男,年10月8日生,医院中医内科副主任医师。自幼随先父陈蔼堂学医。曾担任过东莞市中医学校中药学及内科学教学工作,并参与编写教材。年参与编写《东莞本草》,得到地区嘉奖。后编写了《中草药治疗手册》,多次承担东莞市卫生学校等的中医教学任务。曾参加儿科的“小儿支气管肺炎”、“小儿疳积”的科研工作,儿科中惊、疳、吐、泻、麻疹等危重型均能应手取效。治疗妊高症、小儿抽搐等效果亦佳。曾整理撰写了19篇论文,《东莞科技》、《老中医医案医话选》、《惠阳医药》等刊出。《食用本草》-书曾获市科技4等奖。医院、镇、县评为先进工作者,并获得省人民政府立功证书。
本文选摘自《临床资料汇编》。本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uboglasses.com/nxftyy/83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