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腹痛原因 >> 女性腹痛的原因 >> 正文 >> 正文

反复腹痛盆腔炎原是盆腔瘀血症谈谈慢

来源:腹痛原因 时间:2017-10-9
导读

临床经常可以见到这样的病人,多为生育年龄妇女,继某次生产或流产后不久,出现范围广泛的慢性下腹部疼痛、低位腰痛、性感不快或性交痛、痛经等症状,往往还伴有极度的疲劳感、白带过多等症状,病人自觉症状与客观检查所见不相适应。病人诉说的症状多而且严重,而妇科检查仅见宫颈肥大、颜色紫暗等。虽曾被诊断为“慢性附件炎”或“慢性盆腔炎”,但对以往按慢性盆腔炎症所进行的各种治疗均收效不大,甚至毫无效果。病人自觉有严重的妇科病,久治不愈,被妇科医生视为难治之症。这一类病人往往经反复妇科检查及其他辅助诊断方法,如子宫输卵管造影等,排除盆腔器质性病变,临床诊断为盆腔静脉瘀血症。

盆腔静脉瘀血症又称为慢性盆腔淤血综合征或卵巢静脉综合征,是引起妇科盆腔疼痛的重要原因之一,慢性盆腔淤血综合征的主要表现是范围广泛的慢性疼痛、极度的疲劳感和某些神经衰弱的症状。因其症状涉及广泛,而患者自觉症状与客观检查常不相符合,在体征上常与慢性盆腔炎相混淆。

文/医院业务院长教授石志超

1慢性盆腔淤血综合征临床表现

慢性盆腔淤血综合征的主要表现,是范围广泛的慢性疼痛、极度的疲劳感和某些神经衰弱的症状。其中以慢性下腹部疼痛、低位腰痛、性感不快、极度的疲劳感、白带过多和痛经为最常见。

1

下腹部疼痛。多数为慢性耻骨联合上区弥漫性疼痛,或为两侧下腹部疼痛,常常是一侧较重,并同时累及同侧或下肢,尤其是大腿根部或髋部酸痛无力;低位腰痛,常伴有下腹部疼痛症状,经前期、长久站立和性交后加重;月经前数天即开始出现下腹痛、腰骶部痛或盆腔内坠胀痛,月经来的前一天或第一天最厉害;常诉称性交时有不同程度的痛感,多为深部性交痛,有的几乎难以忍受,次日下腹痛、腰痛、白带多等症状都明显加重。

2

极度疲劳感,无力完成自己所担负的工作;半数病人有白带过多的症状。白带的性状多为清晰的黏液,无感染征;部分病人有月经过多的改变,常因其子宫肥大被误诊为子宫肌瘤或子宫肥大症。还有部分病人月经量反较前减少。但伴有明显的经前期乳房痛。

3

多数病人伴有淤血性乳房疼痛、肿胀。患者自己能摸到乳房硬结,并有压痛,多于月经中期以后伴随上述症状同时出现,至月经前一天或月经来潮的第一天达高峰,月经过后,随同上述症状有所减轻,或完全消失。部分病人自觉乳房内有硬结,但检查所见只是乳头下方弥漫性肿大的乳腺组织,多伴有不同程度的触痛。有的病人其乳房疼痛较盆腔疼痛为重;外阴阴道肿胀、坠痛,或有外阴烧灼瘙痒感,部分患者有不同程度的直肠坠感、直肠痛或排便时直肠痛,以经前期较明显。

4

绝大多数患者都伴有心情烦躁,易激动,夜梦多,头痛心悸气短、心前区闷胀不适、呃气腹胀。食欲很差,消化不良,全身酸痛不适等。

5

腹部检查的惟一发现是压痛,部位多在耻骨联合上区,或在下腹部两侧有深压痛,一般来说并不显著,甚至没有一个恒定的特别明显的压痛点。

2慢性盆腔淤血综合征临床检查

现在慢性盆腔淤血综合征西医常规的检查手段包括:①阴道超声彩色多普勒检查;②腹腔镜检查;③螺旋CT;④盆腔静脉造影术;⑤体位实验:胸膝卧位时,盆腔静脉压力降低,无下腹疼痛或轻微疼痛,若立刻改为臀部向后紧紧坐在足跟部,保持略高于腹部的位置,由于腹股沟屈曲较紧,髂外动脉向股动脉血流受阻,从而髂内动脉血流增多,使盆腔静脉压力升高而产生淤血,出现下腹疼痛回到胸膝卧位时则症状减轻,称为“体位实验阳性”。

3慢性盆腔淤血综合征诊断及鉴别诊断

详细询问病史,注意症状与体征上的差异,除外其他有关疾病,适当应用盆腔静脉造影及腹腔镜检查,即可做出较为可靠的诊断。以下几点可以提供参考:

病人多为生育年龄妇女,有过两次或两次以上的生产、流产史,继某次生产或流产后不久,出现上述慢性盆腔疼痛,低位腰痛、性感不快、痛经等症状,但并无产后或流产后感染史。

自觉症状与客观检查所见不相适应。病人诉说的症状多而严重,而妇科检查仅见宫颈肥大、紫暗,子宫后倒于骶骨凹内,但如猛一触动子宫颈或触抵后穹隆,就会引起相当严重的盆腔及腰骶部疼痛,宫旁及附件区有明显的压痛及饱满感。当企图用手法使后倒的子宫体复成前位时,患者更是感到疼痛难忍。

常伴有经前期乳房肿痛及某些神经衰弱的症状。

虽曾被诊断为“慢性附件炎”或“慢性盆腔炎”,但却很少妨碍怀孕。对以往按慢性盆腔炎症所进行的各种治疗均收效不大,甚至毫无效果。病人自觉有严重的妇科病,久治不愈,被妇科医生视为难治之症。

对于具有前述症状,经妇科检查及其他辅助诊断方法,如子宫输卵管造影等,排除盆腔器质性病变,而临床疑为盆腔静脉淤血症患者,可行盆腔静脉造影协助诊断。

鉴别诊断。本病应与子宫内膜异位症、慢性附件炎(有炎块形成者)、子宫肌瘤等相鉴别。

4慢性盆腔淤血综合征的治疗

1

本病的西医治疗

目前西医尚无可靠地药物治疗手段,多针对其有关病因,给予卫生指导,使病人对本症的形成及防治有充分的理解。休息时,改习惯性仰卧位为侧俯卧位,纠正便秘,节制房事,做适当的体育锻炼以增进盆腔肌张力及改善盆腔血循环。但是效果也不好。

现在很多治疗本病的方法,都是采取抗生素消炎治疗。但是我们都知道,慢性盆腔淤血综合征临床症状是由于多种致病因素导致盆腔慢性充血淤血而引起,并不存在细菌感染,是一类非细菌性炎症。盲目的应用抗生素去抗菌消炎。不但无效,久用反可导致菌群失调,而并发霉菌感染,或者损伤其他脏器。

2

本病的中医治疗

本病属中医“少腹痛”、“精瘀”“疝气”等范畴,如唐代《千金方》中说:“肾邪实则精血留滞而不通。”我们认为:瘀血阻滞经脉胞络是本症的病机关键,而湿热、浊毒、本虚等均为兼夹病机,往往会随着病程长短、病情变化、体质差异、治疗的得当与否,在此基础上派生而出现的。中医的病因病机学说认为:肝主全身气血的疏泄,肝之经络循于少腹,环绕阴器,通达胞络;肾藏精,主生殖发育,开窍于前后二阴。若内外病邪的侵袭,导致瘀血阻滞经脉胞络而发诸症。因此根据血瘀经脉胞络的辨证思维观,我们提出:“治炎先治血,血行炎自灭”的理论。认为瘀血阻滞经脉胞络是本病贯穿始终的关键病机。治疗当以活血化瘀,畅达肝肾经脉胞络为主。临床方药以“丹栀逍遥汤”或“血府逐瘀汤”加减治之;药用:柴胡、当归、白芍、鸡血藤、丹参、红花、炒蒲黄、茜草、蜈蚣、山药、炒白术、炙甘草、内金等。实验证明化瘀通络药不但可以解除炎性梗阻,还可以改善盆底肌群的慢性充血过程。而解毒化浊、扶正补虚乃兼治之法,配合主要药物灵活加减运用以收全功。而若单纯从湿热、虚损入手,不能切中病机,故难以取效。另外补肾壮阳之品对于本病不亚于火上浇油,因为本类药物性多辛温燥热,易升阳助火,煎灼精血,阻滞精道,而致愈补愈瘀。而单纯清热解毒利湿无异于隔靴搔痒,况且本类药物性多苦寒,寒性收引,寒性凝滞,有冰遏恋邪之弊,而致愈寒愈凝。二者均非正治之法。不过本病多属虚实夹杂,且呈慢性过程,论治之时,不可过急,治宜渐消缓散之法;还要注意,化瘀通络药物,多属消法范畴,多用久用要刻刻以顾护正气为念;尤其是女性经期,一定要注意用药时,千万不要导致经血过多。

本病临床缠绵难愈,反复发作,不但是疾病本身给患者造成痛苦,而且在心里上亦威胁很大,因此临证除了选用合理的药物治疗外,正确的心理调摄、咨询指导亦极其重要。

5慢性盆腔淤血综合征的预防

由于本病的特殊致病因素,良好的生活方式亦极其重要,尤其以下四点需要注意:①忌辛辣食物及酗酒;②性事有节,不宜性事过频,也不应一味禁欲;③忌久坐;④尤其不可轻易服用补肾壮阳或清热利湿解毒之剂。

至于部分患者提出本病能否根治的问题,应该客观地讲,盆腔本身就是一个容易反复充血的器官,就象扁桃体炎一样,虽然这次治愈了,但一旦具有受寒或劳累等因素就又可能发病。本病也是一样,再遇上引致盆腔过度充血的诱因,还可发病。患者只要树立必胜的信心,坚持正确的治疗,克服生活中的不良习惯,必定可以促进疾病的早日康复并减少复发。

赞赏

长按







































北京中科医院爆光
白癜风去哪里治疗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uboglasses.com/nxftyy/8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