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胀、恶心、呕吐、胃灼热、反酸以及便秘、腹泻等是临床常见的消化道症状,这些症状的产生大部分与胃肠道的收缩力下降、运动协调能力减弱、内脏感觉异常、中枢情感与痛觉改变有关。
胃肠动力疾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差异较大,具有多变性和反复性。因此,在治疗上应遵循个体化原则,采取综合治疗措施,包括精神心理治疗、饮食治疗、药物治疗及生物反馈治疗等。
在药物治疗方面应该充分认识到直至目前为止,仍然没有一种药物或单一疗法对此类疾病完全有效,治疗药物及方法的选择应因人而异,对症处理。
同时,对原发性胃肠动力疾病及全身疾病导致的继发性胃肠动力疾病患者,应根据其病因及可能的发病机制给予针对性的治疗。
临床上应根据不同疾病的动力障碍特点,选择特异性作用于靶器官的促动力药。
1、甲氧氯普胺(灭吐灵)
为多巴胺受体阻断剂,可作用于延髓催吐化学感受区,具有强大的中枢镇吐作用。它能兴奋胃肠平滑肌,使胃运动功能亢进,促进食管和胃的收缩,加速胃排空,提高食物通过率,防止胃肠道内容物的反流。
广泛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恶心、呕吐。该药对于胃肠胀气性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嗳气也有较好的疗效。
片剂:5mg/片,注射液:mg/支。
用法:每次5-10mg,每日3次,饭前30min口服。肌注:每次10~20mg。
注意事项:
①主要不良反应为镇静作用(如嗜睡)及中枢锥体外系的表现,后者常见于年轻人,表现为帕金森综合征、肌张力障碍、烦躁、面肌抽搐、共济失调等。
②注射给药可能引起体位性低血压。
③该药能增加血中催乳素水平,因而哺乳期妇女慎用。
④对怀疑有机械性肠梗阻及胃肠穿孔者慎用。
⑤抗胆碱药(阿托品等)能减弱本品的止吐效应,两药合用时应予注意。
2、多潘立酮(吗丁啉)
为作用较强的一种外周多巴胺受体拮抗剂,使胃排空速率加快,并抑制各种原因所致的恶心、呕吐。
用于由胃排空延缓、胃食管反流、慢性胃炎、食管炎引起的消化不良,包括恶心、呕吐、嗳气、上腹闷胀、腹痛、腹胀。
片剂:10mg/片。
用法:每次10mg,每日3次,饭前15~30min口服。
注意事项:
①反复服用一般无明显不良反应,偶有口干、眩晕、一过性皮疹、头痛、口渴及腹泻等,无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
②胃肠道梗阻或穿孔时禁用。
③该药能增加血中催乳素水平,一但停药后可恢复正常,妊娠、哺乳期妇女、婴幼儿慎用。
3、莫沙必利(快力)
为5-羟色胺4(5-HT4)受体激动剂,促进乙酰胆碱的释放,增加胃肠平滑肌收缩,增强下食管括约肌压力,本药促进胃排空作用与西沙必利相当。
用于功能性消化不良伴有腹胀、腹痛、胃灼热、嗳气、恶心、呕吐、早饱等消化道症状;也可用于胃食管反流性疾病、糖尿病性胃轻瘫及部分胃切除患者的胃功能障碍。
片剂:5mg/片。
用法:口服,一次5~10mg,每日3次,饭前服用。
注意事项:
①在服药过程中偶见腹泻、腹痛、口干、皮疹及倦怠、头晕等症。
②妊娠及哺乳期妇女应慎用本品。
③与抗胆碱药物(如阿托品、东莨菪碱)合用可能减弱本品的作用,因此与抗胆碱药并用时应分开间隔服用。
4、曲美布汀(瑞健)
具有对胃肠平滑肌的双向调节作用。能调整胃运动节律,改善胃排空功能,改善腹胀、腹痛等消化不良症状,同时具有末梢性镇吐作用;调整肠运动节律,改善肠易激综合征伴随的食欲减退、腹痛、腹泻、便秘症状。
用于胃肠运动功能紊乱引起的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嗳气、腹胀、肠鸣、腹痛、腹泻、便秘等症状。
胶囊:0.1g/粒。
用法:慢性胃炎:每次0.1g,口服,每日3次或遵医嘱。
注意事项:
①主要不良反应为皮疹、便秘、腹泻、口渴等。
②通常老年人生理功能较弱,需注意减量用药。
③妊娠、可能妊娠及哺乳的妇女慎用。
5、西沙必利(普瑞博思)
西沙必利曾是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5-HT4受体激动剂,促进肠肌间神经丛中乙酰胆碱的释放,具有全胃肠道促动力作用。
由于西沙必利对心脏可产生心电图Q-T间期延长、室性心律不齐等严重不良反应,所以目前临床已很少应用。
片剂:5mg/片,10mg/片。
用法:每次5mg,口服,每日3~4次,饭前15~30min和睡前服用;症状严重时,剂量加倍,每次10mg,每日3~4次或每次20mg一次,每日2次。老年人和儿童用药酌减量。
注意事项:
①有腹泻、肠鸣、瞬时性腹部痉挛、头痛、头晕、剂量相关性尿频、肝功能异常和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等不良反应。
②对西沙必利过敏者、妊娠和哺乳期妇女禁用;禁止同时口服或非肠道服用酮康唑、伊曲康唑、咪康唑、氟康唑、红霉素、克拉霉素。肝肾功能不全、患有心血管疾病者慎用。
胃肠健康一对一问答,可点击下方图片胃肠健康调理
?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shuboglasses.com/nxftyy/78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