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慢性腹痛是一种功能性胃肠病(FGID),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常因心理和生理因素相互作用于脑-肠轴而引起的多因素疾病。临床上很多器质性疾病可以慢性腹痛为主要表现,但大多数情况下,慢性腹痛是功能性的,无解剖、代谢异常或感染、炎症和肿瘤因素。而且,慢性腹痛可引起患者及其家长的焦虑和紧张。但经过病史、体检和初步的实验室检查,95%以上慢性腹痛可排除器质性疾病。儿童功能性慢性腹痛的定义为:(1)症状持续2个月;(2)症状每周发作1次;(3)排除器质性或生化异常。根据症状特点,儿童功能性慢性腹痛可分为功能性消化不良(FD)、肠易激综合征(IBS)、功能性腹痛(FAP)和功能性腹痛综合征(FAPS)、腹型偏头痛。功能性消化不良(FD)FD的定义:持续或反复的上腹痛或不适,排便后不能缓解,与粪便性状无关,也不能用器质性疾病来解释;腹痛每周至少发作1次,持续2个月以上。FD的发病率为3.5%~27.0%,可伴有呕吐、恶心、腹胀、嗳气或早饱,大多数表现为多种症状的叠加。FD的病因尚不清楚,胃肠肌电异常是主要的病理生理机制,如胃排空异常(延迟或加快)、胃底容受性舒张受损和内脏高敏感性。精神、心理因素也被认为是FD的相关因素,目前认为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FD关系不大。肠易激综合征(IBS)IBS的诊断标准为腹部不适或疼痛,至少25%时段与以下因素相关:排大便后症状改善;排大便次数有变化;大便性状有改变。典型的IBS症状:大便次数≤2次/周或≥4次/d;大便性状干硬或水样便;排便紧迫感或排便不尽感;黏液便;饱胀或腹胀。IBS是心理因素、动力异常和内脏高敏感性相互作用引起的生物心理疾病。中枢神经系统脑-肠轴的变化导致内脏传入信号对生理或伤害刺激的反应增强。内脏高敏感性很可能是IBS的主要发病机制,但并不是唯一的,因不能完全解释其所有的症状。肠道病毒、细菌或寄生虫感染可引起肠道微生态与肠道神经系统相互作用的变化导致IBS的发生。尽管这些感染得到控制,但IBS的症状可持续数年。家族性结肠息肉病(FAP)FAP诊断标准为发作性或持续性腹痛,每周至少1次,最少持续2个月,与FD诊断标准不同之处在于疼痛部位不同和缺少与饮食的关联性;与IBS诊断标准不同之处在于缺少症状与排便的相关性。如FAP影响日常生活,或伴随躯体症状,如头痛、肢体痛或睡眠困难时称为FAPS。疼痛可频繁发作,间歇期时间长短不同。不到10%的患者疼痛发作比较频繁,50%的患者疼痛发作持续时间1h。典型的疼痛位于脐周,无放射痛。疼痛的程度随家长描述的不同而不同。类似IBS,FAP患儿也存在内脏高敏感性。FAP患儿还有躯体不适主诉及抑郁症状。有关FAP患儿的实验室检查评估资料有限,如全血细胞计数、代谢异常指标、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尿常规、尿培养、粪潜血检查。另外,大便培养、粪寄生虫、氢呼气试验对于腹泻为主要症状考虑有碳水化合物吸收不良患儿的诊断是必要的。腹型偏头痛腹型偏头痛是一种阵发性发作的急性脐周疼痛,持续1h至数天,无症状间歇期可持续数周至数月,发作时通常伴有恶心、呕吐、畏食、畏光、脸色苍白或头痛,12个月中有2次发作。一般排除下列器质性疾病,如慢性炎症性肠病、外科疾病和脑肿瘤,而大便的性状与次数无异常。腹痛严重时可痛醒,呕吐频繁和恶心无法控制时可影响日常生活。常有心理或生理上的诱发因素,60%的腹型偏头痛有特定的诱发症状,其中感染占41%,心理因素占34%。腹型偏头痛可见于1%~4%的儿童,女童多发,平均初始发作年龄为7岁,高峰期为10~12岁,大多有偏头痛家族史。。诊断腹型偏头痛要排除代谢性疾病、上消化道解剖结构和生化异常。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让更多的人看到
欢迎大家加入儿科QQ群交流
长按识别最好白癜风医院电话北京治疗白癜风疗效最好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uboglasses.com/nxftyy/7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