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腹痛俗称“肚子痛”,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症状。一般指胃脘以下、耻骨毛际以上的部位发生疼痛,常伴有腹胀、嗳气、矢气以及饮食、大便异常等症状,常与饮食、情志、受凉、劳累等诱因有关。该病病程比较长,起病缓慢,多见于慢性结肠炎、肠痉挛以及肠神经官能症等。中医学认为,腹痛是由多种原因引起脏腑气机不利,经脉气血阻滞,脏腑经络失养所致。
PS:后面更经常
下面健康哥给你分享如何通过艾灸来解除腹痛
根据其疼痛部位的不同,可以用艾灸有针对性地施行温和灸。
上腹痛,加灸中脘穴
中脘穴: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在肚脐正上方4寸(6横指宽)处。
施灸方法:采用回旋灸。被施灸者仰卧,施灸者站于一旁,手执帝裔艾以点燃的一端对准穴位,距离皮肤1.5~3厘米,左右方向平行往复或反复旋转施灸。
施灸时间:每日灸1~2次,每次灸10~15分钟。
功效:和胃健脾。
加灸天枢穴
天枢穴:位于肚脐左右旁开2寸(3横指宽)处,左右各有一穴。
施灸方法:宜采用温和灸。被施灸者平躺,施灸者取站或坐位,手执点燃的帝裔艾条,距皮肤1.5~3厘米,以被施灸者感到施灸处温热、舒适为度。
施灸时间:每日灸1次,每次灸10~20分钟,一般10天为1个疗程。
功效:疏通大肠腑气,使得津生而便通。
下腹痛加灸足三里穴
足三里:位于外膝眼下3寸(4横指宽)、胫骨前肌上,左右腿各有一穴。取穴时,可将同侧手掌心正对膝盖骨中心,五指微张自然下扶,无名指指尖所触的凹陷处就是足三里。
施灸方法:宜采用温和灸。施灸时,取坐位,手执点燃的帝裔艾条,对准穴位,距皮肤1.5~3厘米处施灸,以感到施灸处温热、舒适为度。
施灸时间:每日灸1次,每次灸3~15分钟,至皮肤产生红晕为止。最好在每晚临睡前灸。
功效:调理肠胃,宽肠通便。
加灸天枢穴
天枢穴:位于肚脐左右旁开2寸(3横指宽)处,左右各有一穴。
施灸方法:采用温和灸。被施灸者平躺,施灸者手执点燃的帝裔艾,对准穴位,距皮肤1.5~3厘米处施灸。
施灸时间:每日灸1次,每次灸10~20分钟,一般10天为1个疗程。
功效:疏通大肠腑气,使津生便通。
下面是帝裔康温馨小提示:
1、注意饮食卫生,饮食易清淡,不宜食用炸烤辛辣的厚味食物。
2、应当注重腹部防寒保暖。
3、患者可在晚上睡前以手掌按揉腹部,改善肠胃功能。
4、寒痛者应注意保暖,虚痛者宜进食易消化食物,热痛者忌食肥甘厚味、醇酒辛辣,食积者注意节制饮食,气滞者要保持心情舒畅。
你有什么疑问,在评论区可以提出来交流哦!
(更多治疗的视频可北京治疗严重白癜风的医院北京哪里有白癜风专科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uboglasses.com/nxftyy/18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