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腹部手术后的患者因慢性腹痛而入院,诊断首先考虑什么呢?
腹腔粘连呀!相信大家脑海里都会蹦出这么一个答案。
然而,来自英国赫尔大学的Micfie博士却不这么认为,他综述了腹腔粘连与腹痛关系的相关研究,最终认为:腹腔粘连并不会引发腹痛。这一文章发表在近期的BJS杂志上。
腹腔粘连概述
腹腔粘连即腹腔内损伤导致内部瘢痕形成。涉及的病理生理过程十分复杂,可能和纤溶活性抑制导致炎症反应相关。此外,粘连形成也可能是重要的防御机制,通过形成粘连,能有效包限制有害物质和相关感染后遗症。
可以说,粘连是腹部手术的必然结果,但其性质和程度大不相同。对大多数病人来说,粘连并不导致不良预后,然而对个别病人来说,粘连会严重影响生活,甚至危及生命。据统计,腹部大手术后,约20%的患者因肠粘连相关症状再次入院。
粘连会引起腹痛的理论
很多医生会将患者腹部大手术后慢性持续的腹痛症状归因于粘连,并给出了貌似合理的机制:
其一,粘连可以限制器官移动,从而刺激邻近器官或腹壁平滑肌的牵张感受器。
其二,粘连的组织中本身就存在有神经纤维。一项使用腹腔镜技术进行的研究表明,80%的盆腔粘连患者在触及粘连时有疼痛感,这表明粘连本身能引起疼痛。
然而,上述理论难以解释临床常遇到的一些情况,比如,许多存在致密粘连的患者并无腹痛等任何临床症状。而且粘连组织中的神经纤维究竟是否存在功能,尚未得以验证。
因此,有医生对「粘连导致腹痛」这一观点表示怀疑。Broek等检索了至少个以粘连为主题的研究(发表在BMJ上),其中只有5个研究专门讨论到了慢性腹痛,而且所有这些研究均认为,慢性疼痛可能与粘连形成并无因果关系。
粘连松解术可能只有安慰剂作用
那么,为何患者在接受粘连松解术后,腹痛症状明显缓解了呢?
Swank等就此进行了一项前瞻性研究(发表在TheLancet上),纳入例考虑粘连引起慢性腹痛的患者,予分成两组分别行腹腔镜粘连松解术、单纯腹腔镜探查术。结果发现,两组患者均诉疼痛缓解和生活质量显著改善,两组相比无显著差异。在这项研究中,患者的症状改善应归因于手术的安慰剂效应,而非将粘连松解的操作。
无独有偶,Molegraaf等也进行了一个类似的研究(发表在Surgery上),同样纳入了例患者,随机分为腹腔镜粘连松解术治疗组、单纯腹腔镜探查术安慰剂组,并在术后进行了长达12年的随访。结果发现,腹腔镜粘连松解术后患者更容易出现长期腹痛不适,甚至需要镇痛用药处理。而单纯腹腔镜探查术的安慰剂效应不仅显著,而且持久存在。
由此可见,对于腹部大手术后腹痛来诊的患者,可以施行腹腔镜手术来排除其他疼痛的原因,但是能否积极行粘连松解术仍待商榷。
减少腹腔粘连的重要性不能降低
尽管粘连未能能直接引起腹痛,大量粘连也未必会出现症状,但有的小肠粘连哪怕程度并不严重,也可以导致肠梗阻的发生。明白了这一点,就会明白上述研究结果并非(也不能)贬低减少粘连的重要性,尽量减少腹腔粘连仍是每一位手术医生应严格遵循的手术原则。
为减少腹腔粘连,选择腹腔镜手术是一种方法,但这并不意味着一旦选择腹腔镜手术就一定粘连少,选择开腹手术就一定会增加腹腔粘连。因为,无论是腹腔镜手术还是开腹手术,术者能在术中做到始终贯彻微创操作理念(比如,减少对正常组织的破坏性操作,减少血流阻断的次数,减少缝线、引流管等异物的刺激等等)才是最最重要的。
编辑:程培训
责任编辑:周萌萌
图片来源:pixabay
投稿邮箱:peixuncheng
qq.白癜风症狀北京哪里白癜风看的好转载请注明:http://www.shuboglasses.com/nxftyy/17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