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腹痛原因 >> 慢性腹痛的原因 >> 正文 >> 正文

医路上的小故事腹痛腹泻水土不服脾肾

来源:腹痛原因 时间:2020-1-12

腹痛腹泻

(水土不服脾肾两虚)

患者41岁男性,二月前从外地来锡工作,常常出现腹痛隐隐,近1个月余每日腹痛伴腹泻1-2次,服用黄连素片未缓解,腹痛多为饭前上腹绞痛刺痛,隐痛至背,饭后脐下痛伴腹胀,痛后则欲如厕,下利清谷,多水泻为主,偶有臭秽,泻后痛减,但乏力身沉,精神萎靡,平时身怕冷怕风,夜眠差,难入睡,易醒,梦多,口干苦。舌红有齿痕,苔薄白,舌尖舌旁有点刺,脉细弱无力。

党参9g茯苓12g炒白术15g甘草6g

制附子6g益智仁9g补骨脂9g肉豆蔻6g

木香9g佛手12g厚朴9g酒大黄6g鸡内金12g

焦神曲12g海螵蛸15g赤石脂15g郁金9g

X6付水煎服

一周后复诊,患诉水泻次数减少,如服用味重、油腻及冷饮之品则腹痛伴轻度腹泻,饮水若不温则胃腹隐痛,自觉脐周有凉气如风进出,肠部有鸣响,胃口一般,工作心烦、夜眠差、临晨1-3点会突然醒,口仍有苦涩感,四肢乏力、腰酸困倦,微恶寒怕冷。舌红有齿痕,苔薄白,舌尖舌旁有点刺,脉弦细。

党参12g茯苓12g炒白术18g甘草6g

制附子6g干姜6g肉桂3g黄连5g

防风15g陈皮9g炒白芍9g升麻6g

桂枝6g生姜6g大枣6g瓦楞子15g

益智仁9g补骨脂9g肉豆蔻6g

X12付水煎服

针灸:中脘、气海、天枢、大横、足三里、阳陵泉、公孙、内关。

艾灸:神阙、足三里、太溪、命门、大肠腧、肾俞、脾腧。

一周2次,共4次

患者外出办事,故停药一周。

次周来诊其症状已明显好转,平时若不食冷凉之品则不会腹泻,胃脘部及脐周偶有隐痛,恶寒、脐周凉、手足冷皆较前好转,偶有心烦胸闷、腰酸乏力、夜眠差。

党参12g茯苓12g炒白术18g甘草6g

制附子6g干姜6g防风9g陈皮9g

桂枝6g炒白芍6g生姜6g大枣6g

补骨脂9g杜仲9g肉桂3g黄芪15g

当归9g香附9g首乌藤15g

X6付水煎服

回访症状已愈,嘱咐患者再服用中成药附子理中丸,调理巩固一个月。

患者素体阳虚,突然异地生活,水土不服,胃肠不适在地饮食,故腹泻,又适逢秋冬季节,寒邪易侵,久泻体虚,卫外不固,风邪携寒入里,故肠鸣、腹泻急、下利清水、脐周冷凉。久泻脾肾阳损伤,运化失常,食而不化,无力吸收,肠道固摄无力,造成四肢乏力、腰酸腿软、气力弱。由于病情烦恼,加上工作压力,思乡之苦,造成肝气不畅、略扰心神,故夜眠差,心烦,口苦等症状出现。

用方思路病位在脾胃、肾、大肠,故初诊用附子理中丸、四神丸加减化裁,次诊腹泻症状缓解,肠鸣、脐周有风、恶寒怕风症状突出,故用附子理中丸、痛泻要方、桂枝汤类合方化裁,温中散寒,缓急止泻,调中护卫。

腹泻相关古文

■《症因脉治·内伤腹泻》所谓:“饮食自倍,膏粱纵口损伤脾胃,不能消化,则成食积腹泻之证。”

■《景岳全书·腹泻》谓:“肾为胃之关,开窍于二阴,所以二便之开闭,皆肾脏之所主。今肾中之阳气不足,则命门火衰,而阴寒极盛之时,则令人洞泄不止也。”

■《医方集解》所云:“久泻皆由肾命火衰,不能专责脾胃”;脾失健运,故不思饮食、食不消化;脾肾阳虚,阴寒凝聚,则腹痛、腰酸肢冷。

■《景岳全书·腹泻》谓:“凡遇怒气便作腹泻者,必先以怒时挟食,致伤脾胃,故但有所犯,即随触而发,此肝脾二脏之病也,盖以肝木克土,脾气受伤而然。”

■《杂病源流犀烛·腹泻源流》谓:“湿盛则飧泄,乃独由于湿耳?不知风寒热虚,虽皆能为病,苟脾强无湿,四者均不得而干之,何自成泄?是泄虽有风寒热虚之不同,要未有不原于湿者也。”

医师







































北京治疗白癜风术大概多少钱啊
看白癜风到中科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uboglasses.com/mxftyy/60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