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腹痛原因 >> 急性腹痛的原因 >> 正文 >> 正文

常见疾病董氏奇穴治疗处方内部资料

来源:腹痛原因 时间:2021-7-30
写给粉丝的话:      、水通 水金

(十六)肝胆疾病:木灵(掌面无名指一、二节横纹中央外侧二分半处{中指侧})配木海 木神 三黄 木黄特效 

(十七)急慢性胃肠炎:

1、四花中穴(四花上穴直下4.5寸)

、大间 小间 侧间 中间 下间 

3、指五金 (手背食指第一节正中央偏外侧三分) 

4、门金(当第二蹠骨与第三蹠骨连接部之直前凹陷中,陷谷穴下4分)

内庭倒马 

         5、土兴二穴(掌面中指中央三分法取两穴)配灵骨 

(十八)胃溃疡:水通(口角下5分)水金(水通内下5分)

(十九)十二指肠溃疡:

1、四花上穴(足三里前1寸)配门金(当第二蹠骨与第三蹠骨连接部之凹陷中,陷谷穴下4分)

、上溪穴(胃经之解溪穴前1寸)配诸溪穴 

(二十)陈年胃病:

1、灵骨 中白 

、通心 通灵 通关 通山 通天 任取穴(大腿前面正中,膝横纹上分别为1、3、5、7、9寸)配通肾(膝内侧缘) 通胃(膝内侧缘通肾上寸)

(二十一)顽固性便秘:奇门 奇正 奇角

(二十二)疝气:大间、小间、中间、外间。针刺:内踝及周围。艾灸:大敦穴

(左右交叉)。

(二十三)小腹气胀:1、其门 其正 其角 

      、水通 水金 

3、门金 

(二十四)便 秘:火串穴(支沟穴)(前臂掌侧腕横纹上3寸)

十二、腰背疾病

(一)背痛:

1、单背痛针重子、重仙立止痛。

、双背痛针正士、搏球。

3、针驷马穴亦特效。

指肾穴(手背无名指第一节正中央外侧,四份法取三穴)重子(掌面与合谷穴相对)

重仙(掌面重子穴下一寸)

(二)背连下腿痛:

针马快水有卓效。

(三)肩背痛:

1、针重子、重仙特效。

、针通肾、通胃、通背亦特效。

(四)脊椎骨质增生、压痛:

1、针明黄、点刺委中。

、针九时、腕顺一穴特效。

3、针四花中、副穴。(削骨针)

(五)腰痛:

1、委中点刺放血。

、针灵骨、大白极有效。

、骨关(手掌面腕横纹正中央下五分偏外侧{拇指侧}五分处)木关(手掌面腕横纹正中央下五分偏内侧{小指侧}五分处)配灵骨(第一、二掌骨结合处,即拇指、食指叉骨间之终端)大白(手掌背面,当第二掌指关节桡侧凹陷处,即手阳明之三间穴)

中白(无名指、小指掌骨间后5分)下白(中白下1寸处)

4、火府 火梁 火昌 木府 木梁 木昌 金府 金梁 金昌 (府、梁、昌在大腿后侧分三行成三排,火居中,木居内侧;金居外侧,两侧距中线各寸。从上至下距承扶3、7、10寸)。

5、三叉三穴(握拳取穴,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的三个叉骨间)

(六)肾虚腰痛:

1、针中白配腕顺一穴。

、中白(拳手取穴,在小指掌骨与无名指掌骨之间,距指掌骨连接处五分是穴) 下白

(中白穴下一寸)中白、下白倒马,治少阳经坐骨神经痛颇效

(七)闪腰岔气:

1、委中三棱针点刺出血。

、二角明(掌背中指第一节中央线两节间三分法取两穴,向小指方向横刺)

火串穴(手背腕横纹上.5寸两筋间)

3、 大白 中白 下白 腕顺二穴(漂逸经验方)

(八)脊椎正中线痛:

1、委中点刺出血,再针双昆仑。

、心膝(中指背面第二节两侧处各1穴)配膻中

3、肺心穴(中指背第二节中央线上指节间距离四分法取三穴)

4、心膝(中指背面第二节两侧处各1穴)配膻中

十三、心脏疾病

(一)心跳过速:

1、针心门有特效。

(二)心率不齐:心灵三穴(掌面,腕横纹上两筋间,3穴分别为距腕横纹1.5寸、.5寸、3.5寸

(三)心脏病:1、心灵三穴(前臂掌侧腕横纹上分别为1.5、.5、3.5寸)配人宗、地宗、天宗(上臂正中,肘横纹上分别3、6、9寸)

、正脑三穴:主治:脑鸣、脑神经痛,咳嗽不止(立即见效)

      取穴:(77-1)足后跟筋正中央,正脑一穴距足后跟4.5寸,也就是距正筋穴上1寸,正脑二穴、三穴相距各寸。

十四、肝胆疾病

(一)胆囊炎:

针天黄、明黄、其黄三穴,左右足针。

(二)胆石痛:

针木枝穴特效。

十五、肺部疾病

(一)肺部胀闷:

四花中、外三棱针点刺出血立舒。

(二)肺炎:

针重子、重仙、大白。

(三)支气管炎咳嗽:

针水金、水通特效。

(三)、咳嗽、喉炎:喉中 分金(肘横纹上1.5寸,{肺经、尺泽上1.5寸})

合金(肘横纹上0.5寸内金(肘横纹上寸)

(五)咳嗽立止:正脑(足后跟大筋上正中,正筋上1寸)

(六)慢性支气管炎:后椎 首英 育英(当后臂肱骨之外侧,三穴分别于胕横纹上.5寸、4.5寸、6.5寸)

(七)气喘:

1、针水金、水通特效。

、大白、重子、重仙亦有效。

3、针土水穴特效。

十六、脾胃疾病

(一)胃病:

四花中、外点刺出血,再针通关、通山特效。

(二)呕吐:

1、总枢穴点刺特效。

、四花中点刺亦有效。

3、针水金、水通有效。

(三)胃酸过多:

1、针天皇、肾关。

、针通天、通胃。

(四)急性胃痛:

1、四花中点刺特效。

、针土水穴。

(五)翻胃:

1、针天皇、肾关。

、总枢穴点刺出血。

(六)胃炎:

针门金。

(七)食欲不振:

针灵骨。

(八)十二指肠溃疡:

四花中、外点刺特效。

十七、肾、膀胱疾病

(一)肾炎:

1、针通肾、通背、通胃甚效。

、水俞三棱针刺出黄水。

(二)肾结石:

针马金水穴。

(三)水肿:

1、针通天(治腿肿)

、针通肾、通胃、通背。(治睑肿全身肿)

(四)膀胱结石:

1、针马快水。

、肾、膀胱结石:马金水 马快水 六快 七快

十八、大小肠疾病

(一)急性肠炎:

1、四花中、外点刺特效。

、针门金亦特效。

(二)小腹胀:

针腕顺一、二穴。

(三)痔疮:

1、委中刺血特效。

、其门、其正、其角。

(四)疝气:

1、内踝至三阴交一带点刺出血。

、针五间穴。(任选三至四穴)

(五)盲肠炎:

四花中、外穴点刺有奇效。

十九、前后阴疾病

(一)睾丸炎:

内踝至三阴交一带点刺出血。

(二)尿意频数:

1、针海豹、木妇特效。

、针马快水亦效。

3、针肾关尤具特效。

(三)淋浊:

1、针通肾、通胃、通背。

、针马快水。

(三)遗精、小便出血:

针下三皇。

(四)阳萎早泄:

针下三皇。(配水金、水通更佳)

二十、妇科疾病

(一)子宫痛:

针妇科配还巢特效。

(二)输卵管闭塞:

针妇科穴配还巢、木妇特效。

(三)子宫瘤:

1、针妇科、还巢、姐妹三穴。

、重子至重仙直线上点刺,再针还巢。

3、外三关(外踝尖与膝盖后高骨连线上四分法取三穴)

(四)赤白带:

针妇科、还巢、姐妹三、木妇。

(五)阴道炎:

针妇科穴、云白、海豹。

(六)痛经:

、妇科、门金。

、妇科穴(大拇指第一节外侧黑白肉间处,两节间三分法取两穴,一说为六分法取五穴)

3、内庭(足阳明胃经)

4、门金(足背二、三趾赤白肉际处 直上寸是穴位)(第二三跖骨凹陷中)

5、还巢穴(掌面无名指外侧正中央)妇科穴(大拇指第一节外侧黑白肉间处,两节间三分法取两穴,一说为六分法取五穴) 两穴左右交配使用。

(七)回乳:指驷马(食指第二节外侧指节间距离四分法取三穴)

(八)乳腺炎:肩峰穴(肩骨接缝凹陷下5分)

(九)妇科百病:

1、妇灵二穴(足底第二趾,掌趾横纹内外侧)配妇科穴

、妇科穴(手背大拇指第一节外侧黑白肉际处,距上下指节间三分法取二穴)配还巢穴(掌面无名指第二节小指侧{E线}正中央)

3、妇科穴配凤巢穴(无名指掌侧第一节外侧{B线}四分法取三穴)

4、妇科穴配下三黄(天皇副穴在阴陵泉下1.5寸)地皇穴在内踝上6寸即脾经的漏谷穴)(人皇穴在内踝上3寸即脾经的三阴交穴)木妇(足第二趾第二节正中外开三分)门金(陷谷下4分)

二十一、小儿科疾病

(一)小儿麻痺症:上曲穴(上臂外侧,肩中穴向外寸)肩中 云白 下曲(建中穴向外旁开寸)神肩(肩峰与云白边线中点)

(二)小儿夜啼:胆穴(中指第一节两侧正中)重仙(掌面重子下1寸与灵骨相对)

(三)小儿流涎:止涎穴(手背大拇指第一节中央偏内侧5分,六分法取5穴)

(四)小儿发热、咳嗽、气喘:大白(即大肠经的三间穴)重子

(五)小儿感冒咳嗽气喘:重子(掌面大拇指与食指的掌骨间,虎口下约一寸)

二十二、中风各症

(一)半身不遂

1、针灵骨、大白特效。

、九里倒马亦特效。

3、对侧肾关、重子、重仙效亦佳。

4、木火四穴(食、中、无名、小指第二至三节横纹正中,由上往下斜刺1至分,留针不超过5分钟)

5、八关(手背掌指关节下.5分两侧,每指取两穴,向上针)配正会 神肩腕顺二穴(手掌尺侧,腕横纹后1.5-.5寸)

6、正会 前会 后会 州圆 州昆 州仑 配 灵骨 大白

(二)昏迷不语:

针正会、前会、后会、灵骨。

(三)舌强不语:

商丘、正会。

(四)四肢发抖:(帕金森症)

1、肾关、复溜、明黄。

、明黄、其黄、肾关。

3、正会、前会、木枝。

(五)手拘挛

针对侧重子、重仙有效。

二十三、皮肤疾病

(一)手足皱裂:木穴(食指掌侧第一节D线,四分法取三穴)刺:委中(足太阳膀胱经)

尺泽(手太阴肺经)

(二)皮肤过敏:木穴(食指掌侧第一节D线,四分法取三穴)

(三)慢性荨麻疹:

1、神阙拨火罐,每天一次,三次为一疗程。急性者一疗程,

慢性者三疗程。(天涯经验穴)

、针刺内关,平补平泻,留针0分钟。(天涯经验穴)

(五)牛皮癣、皮肤病:驷马三穴(膝膑骨外上缘直上分别7.5、9.5、11.5寸)

(同时取6穴)

二十四、其他疾病

(一)高血压:

1、五岭穴之(第四至七椎旁开1.5寸,即膀胱经)火云至土泄点刺放血。

、委中青筋点刺放血。

3、四花中、外点刺放血。

4、中白(无名指、小指掌骨间后5分)三圣一穴(涌泉穴后1寸)三圣二穴(涌泉后寸)三星三穴(涌泉穴后3寸)

5、降压穴:耳朵屏间切迹内缘

(二)糖尿病:

针涌泉、下三皇(针向内斜刺)口渴加通肾。

(三)风疹:

1、天皇至人皇线上及门金点刺放血,再针驷马、九里。

、耳背点刺放血特效,再针驷马、九里。

(四)失眠:

下三皇配镇静效果极佳。

(五)发高热:

1、针大白退热效果极佳。

、背部五岭点刺放血效果亦佳。

(六)酒醉:

刺耳环出血。配针素髎效更佳。

(七)解晕针:

手解穴透下白,一针即解。

(八)感冒:

1、五岭穴点刺放血热度即退

、鼻塞取侧三里一针即通。

(九)睡中磨牙:

针四花下有特效。

(十)精神疲劳:

1、针叉三可消除疲劳。

、提神醒脑:七华穴(手背食、中、无名、小四指的第一、二节横纹的两尽头{其中小指内侧横纹头的名少白穴})

(十一)青春痘:

针四马、耳背放血特效。

(十二)冻 疮:制污穴:(大拇指背侧第一节中线上四分法取穴)

(十三)痔 疮:1、其门、其角、其正:(前臂桡侧上二寸、四寸、六寸处,手阳明大肠经)

   、火灵 (委中直下3寸)火府穴:(承扶下3寸)火梁(承扶下7寸)火昌(承扶下10寸,委中上4寸)

   3、腰灵三穴:(掌面。腕横纹直上4.5寸并排三穴)

(十四)骨 刺:腕顺二穴(手掌尺侧,腕横纹后1.5-.5寸)

(十五)重失眠:心灵三穴(掌面,腕横纹上两筋间,分别为1.5、.5、3.5寸)

配正会穴(即百会穴) 镇静穴(即印堂穴) 五花穴 神肩

(十六)头晕、失眠、神经衰弱:正会 前会 后会 镇静

(十七)骨 刺:1、正筋(足后跟正中距足底3.5寸是穴)

正宗(足后跟正中距正筋上寸是穴) 

正士(足后跟正中筋距正筋上4寸是穴)

、腕顺三穴

(十八)青春痘、粉刺:

1、外三关(在外踝尖与膝盖外侧高骨之直线上四分法取三穴)

驷马三穴(膝膑骨外上缘直上分别7.5、9.5、11.5寸)同时取6穴

(十九)失音一:(膝盖内侧之中央)失音二(失音一穴下寸)

主治:嗓子哑、失音、喉炎

治療坐骨神經常用董氏奇穴

1、腕順穴、三叉三穴、中白穴、外白穴、三河穴等區域

、明黃穴、其黃穴、天黃穴道(上三黃穴)

3、靈骨穴、大白穴

4、大腿後側(委中上下左右區段,整條後側)青筋點刺放血

5、耳針,由臀穴扎向坐骨神經穴

6、八關三穴、八關四穴

7、上曲穴、下曲穴、肩中穴

8、正筋穴、正宗穴、正士穴

9、針玉火穴、中白穴,配合腕順穴

10、三河穴

11、木魁穴、木科穴

1、骨關穴、木關穴

13、人士穴

版权声明:本文转载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文中内容为转载,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用,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期待您的原创投稿,邮箱:

qq.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uboglasses.com/jxftyy/822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